机器无法取代人工优势 汽车生产将长期人机共存

发布时间:2018-01-25 来源:网易汽车

据《汽车新闻》网站报道,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近日公布一份研究报告:到2030年,现在工作岗位中将有4亿至8亿个会被机器人取代。在自动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将会有3.75亿的人口需要学习新的技能以转换职业。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也显示,在未来十年中,美国将会有近一半的职业被机器人代替。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是否也会出现工厂内大量人工被机器人取代的情况?
    本田从1982年起便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马里斯维尔工厂生产雅阁轿车,至今已经超过三十年时间。该工厂每天接收300万件零部件,每天整车产量高达1900辆。该工厂的实践表明,工人仍然是组装生产线上不可缺少的部分,汽车业短期内不会用机器人大量取代人工。在本田马里斯维尔工厂内,人类员工与机器人合作组装车辆,并发挥着各自的优势。

本田俄亥俄州制造部门首席运营官汤姆-邵普表示:“人类在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方面仍然占有优势,我们还没有找到可以替代的(机器人)。”
    丰田首席生产工程师马克-博伊尔认为,丰田汽车公司不打算为肯塔基州乔治敦工厂的凯美瑞总装生产线增加生产型机器人。梅赛德斯-奔驰首席生产官马库斯-沙佛在2016年就表示,为了提升汽车的品质以及满足高端客户的定制需求,该品牌将减少对自动化生产的依赖,而更多地使用人工。
    很显然,这些汽车厂商在汽车生产线上坚持使用人工,甚至减少机器人使用的做法同许多研究机构的看法不同。
    人类与机器人共存
    对于本田来说,其机器人主要用在喷漆和焊接环节。本田还安装了拥有342台机器人的全新焊接车间,用于生产雅阁车型改版金属车身。不过,在马里斯维尔工厂的总装线上,人类员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从事安装引擎、方向盘以及内饰等工作。
    体现人类与机器人共存的最好例子是本田第十代雅阁轿车的生产。在第十代雅阁车型投产之前的许多年里,工厂内有一台大型机器人会把车辆后悬系统安装至车辆底部,而在该机器人进一步展开工作前,将有两名人工在后悬系统上设置6个螺栓以及4个支架。在去年9月启动第十代雅阁车型的生产后,该工厂仍将维持机器人与人类员工的比例。
    马里斯维尔工厂总经理罗伯-梅对此解释称,机器人的精细程度还不足以把后悬系统独立安装至车辆底盘。机器人不够聪明或灵巧,无法在悬架上和周围精确移动,也就是说无法把螺栓放置在需要的地方。而人类员工具有很高的灵活性,能用双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安装螺栓的时间约为40秒。据悉,马里斯维尔工厂总装线上工作的机器人只有约20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