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02 来源:中汽协会行业发展部
中国汽车行业社会责任工作会会议现场
2020年11月27日,中国汽车行业社会责任工作会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综合处处长徐华线上远程致嘉宾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行业发展部部长李邵华等出席会议,来自东风汽车、北汽集团、重汽集团、江淮汽车、奇瑞汽车、比亚迪汽车、宝马(中国)、日产(中国)、丰田(中国)、本田(中国)、现代(中国)、LG化学等行业企业以及北京汽车博物馆、责扬天下(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等服务机构的有关负责人、专家和代表30余人参加会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综合处处长徐华线上远程致辞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综合处处长徐华在致辞中,对汽车行业社会责任建设取得的各项成绩表示祝贺,并总结了工信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立足两个强国建设大局,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取得成效:标准体系和政策机制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和履责环境不断优化,行业研究和国际交流也不断深入。徐华处长表示,希望通过本次编制启动和交流研讨,能进一步为中国汽车行业社会责任发展,提供更多有意义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汽车行业企业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行业发展部部长李邵华主持会议
会议回顾了《2019-2020中国汽车行业社会责任发展报告》(简称《报告》)编制,并对《汽车行业社会责任报告(2020-2021)》的编制思路以及《中国汽车行业社会责任指南》(简称《指南》)编制进行了介绍,广泛征集行业企业意见及建议。
会议提到,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汽车行业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市场的考验,在挑战面前,汽车行业坚持履行社会责任,采取了一系列精准、有力的行动体现了汽车行业的责任与担当。汽车行业企业化危为机,推动企业内外协同创新,为行业经济复苏和国民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会议认为,本年度《报告》的编制、发布得到了众多汽车行业企业、行业相关机构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一步,应努力将更多汽车行业的上下游企业纳入到履责体系中,以“责任共同体”推动汽车产业链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会议指出,与去年相比,本年度的《报告》的内容更有深度,结构与形式都进行了优化。行业企业一系列全方位抗击疫情的举措披露,成为本年度报告的最大亮点,也是汽车行业企业在本年度开展社会责任的集中体现。
同时,会议对新一年度的《报告》编制方案进行了介绍探讨研究,初步确定了《报告》编制思路、目标和要求,并做出了初步的时间规划和工作安排。会议希望,《2020-2021中国汽车行业社会责任发展报告》一方面能够结合后疫情时代以及乡村振兴等时代特征,进一步拓宽汽车行业履责的覆盖面;另一方面,继续丰富汽车零配件、外资企业的相关绩效及案例,更好地调动行业企业的履责积极性,从而使得中国汽车产业的社会责任发展和履责水平伴随着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而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展部业务主任伊鸣介绍《中国汽车行业社会责任指南》编制
《指南》编制工作也于此次会议正式启动。会议指出,《指南》的出台既具有迫切性,也具有必要性。针对目前中国汽车行业社会整体履责水平仍有待提升、行业内履责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迫切需要行业社会责任指南规范,将更多产业链上的企业纳入其中,以构建汽车产业生态共同体,促进中国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做会议总结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做了会议总结,充分肯定了汽车行业近年来在社会责任领域建设的成果,也对行业企业和各单位在其中的积极参与和辛勤付出表示肯定。
叶盛基也针对接下来协会的工作重点进行了梳理。一是,在《报告》编制上,首先需体现汽车行业对疫情的常态化管控机制,体现出汽车行业履责的时代特征。其次,聚焦碳减排、节能减排等议题,体现汽车产业服务国家发展转型战略做出的努力。最后,履责体系需要覆盖全产业链,包括服务链、用户端等相关环节,拉动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二是,在《指南》编制方面,鼓励行业企业主动参与,特别是主干企业、先进企业等,进而凝聚智慧,群策群力,使《指南》更合理、更科学、更具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