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淘汰黄标车需“啃硬骨头”

发布时间:2015-03-25 来源:南方日报(广州)

日前,环保部公布今年2月份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惠州继上个月后再度入选全国十佳、问鼎珠三角头名。
    然而,惠州空气质量并非没有更精进的空间。数据显示,臭氧成为惠州空气指标中较容易超标的单项,而这跟黄标车淘汰工作联系紧密。
    记者从惠州市黄标车淘汰工作督导推进会上获悉,截至2014年底,惠州市共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26464辆,完成省下达淘汰任务的109.35%,距离2015年底淘汰全部4.84万辆黄标车的目标,推进难度日益加剧。
    成绩
    机动车尾气检测与年审过户挂钩显成效
    在位于仲恺高新区的惠州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一辆辆待审汽车正排队等候进入环保检测线。专业的工作人员驾驶上线、插入检测探头、电脑自动录入相关尾气指标数据……一切全部通过后,车主才能获得一张象征车辆通过环保检测的“绿标”。
    “我们是第三方尾气检测机构,所有检测过程均受到环保部门的监控”,环保检测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辆待检车辆从上检测线起,全程视频监控并传输到惠州市环保局尾气检测所,“检测数据由电脑自动生成,无法人工修改”。同时,作为检测的存档,每辆过线汽车的车牌与检测信息须拍照录入,确保一一对应。
    同步视频监控系统还是个能“主动发现”问题的工具,“譬如检测期间如果空气湿度过大,以致影响检测结果的程度,监控系统会主动发出警示”,惠州市环保局尾气检测所副所长宋丽丽介绍,其他如检测探头放置位置不准确、未通过尾气检测等情况,监控系统都会“主动告知”,从而完全规避了第三方尾气检测机构人为“动手脚”。
    事实上,2014年起全面实施尾气检测与年审过户挂钩已经成为惠州市淘汰黄标车的主要手段,“一是尾气排放不达标的车辆将无法通过年审,二是在连续3个环保检测周期尾气检测不合格的车辆进行强制报废,这两个措施是惠州2014年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的最有力手段”,惠州市环保局局长黄水祥说。
    问题
    提前淘汰黄标车奖补政策意外受冷落
    “今年黄标车淘汰工作任务重,压力大”,黄水祥表示,淘汰黄标车的“软骨头”越来越少了,“经过一段时间实施强制报废后,惠州好淘汰的黄标车越来越少了,也就是说,我们只剩下‘硬骨头’要啃了”。
    事实上,淘汰黄标车的手段并非只有与年审过户挂钩一项。2013年,为鼓励提前淘汰黄标车,惠州市针对9类营运性质黄标车推出了提前淘汰奖励补贴标准,从2013年12月10日至2015年12月31日止,符合提前淘汰营运黄标车(含公交、校车)要求的,申请提前淘汰可获得5000至18000元的补贴。
    2014年,为继续加大黄标车淘汰速度,惠州市又针对非营运类黄标车落实提前淘汰补贴,符合条件的非营运类黄标车亦可获得5000至18000元的补贴。“对于非营运类黄标车提前淘汰的奖补并非全省标准,这方面惠州市走在了前面”,黄水祥介绍。
    然而,奖补政策意外受冷。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惠州市共淘汰26464辆黄标车及老旧车辆中,仅有398辆申请了提前淘汰补贴,比例仅1.5%。其中龙门县2014年淘汰的806辆黄标车中,无一辆申请提前淘汰。
    “补贴不多,车主申请提前淘汰的主动性不强,除非车辆临近到期”,惠城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惠城区黄标车保有量占全市46.5%,在2014年淘汰的11000多辆黄标车中,仅有516辆申请了提前淘汰。这一问题几乎代表了各个县区的情况。
    “申请提前淘汰的补贴手续很复杂,车主要跑几个地方、盖几个章”,惠阳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认为,简化申请手续也是推行政策的关键。为此,黄水祥建议,由于补贴款项已由各县区审核发放,各县区可尝试“一站式”办理服务。
    措施
    黄标车闯禁将罚200元扣3分
    无论黄标车淘汰之路如何艰难,2015年底淘汰全部4.84万辆黄标车的“死任务”横在眼前。
    “淘汰黄标车要按车辆属地,分年度、分类别分解量化到所属各县区”,挂帅惠州市机动车污染治理工作小组的副市长邓庆忠表示,要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黄标车淘汰目标任务。
    此外,目前惠城区、仲恺高新区、惠阳区、大亚湾区的中心区域已限制黄标车通行,限行面积已超过惠州市建成区面积的51.5%,下一步将扩大至全市建成区范围及县区的重要乡镇。记者同时从惠州市公安局获悉,目前惠州市已建成投入使用的黄标车监控抓拍卡口共有4个,另有19个新建中,3个改造建设中,总共25个监控卡口预计下月中旬起可以全面针对黄标车闯禁抓拍开罚,拍到将罚200元扣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