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史(1991-2010)》正文编撰全面展开

发布时间:2012-10-08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史编辑部

中国汽车工业史(1991-2010)》编撰工作进入到新的阶段。笔者从《中国汽车工业史(1991-2010)》编辑部获悉,《中国汽车工业史(1991-2010)》大纲已经定稿,正文编撰工作随之开始。
    在9月4日于天津召开的“2012年中汽咨询委工作会议”上,编辑部领导向中汽咨询委通报了组织编撰《中国汽车工业史(1991—2010年)》的进展情况,得到了各咨询委委员的充分肯定。

9月14日,《中国汽车工业史(1991-2010)》正文编撰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编辑部总编、总协调安庆衡介绍了编辑部工作开展情况。历经22次修改,《中国汽车工业史(1991-2010)》大纲在今年7月底正式确立。大纲由总论和正文组成,正文又分四章36节,共计4万余字。大纲获得了张小虞、胡信民等汽车界老领导及各大企业集团的高度评价,为正文撰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确立大纲的过程中,编辑部也开始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史料素材。一是先后巡访了上汽、吉利、一汽、东风、陕汽、法士特等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接下来还将巡访一些企业,与企业负责人当面交流,获得第一手资料;二是积极与企业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零部件分会、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等建立联系,获得支持。目前吉利、上汽、东风朝柴、一汽、长安、广汽、万向、重汽、潍柴、锡柴、宇通、法士特、中汽协会制动器分会、传动轴分会等多家单位和企业已积极向编辑部提交史料;三是积极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报》社等联系,通过《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及《中国汽车报》收集史料;四是与有关部门联系,获准查阅原机械部续存期间的档案资料。

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史(1991-2010)》正文四个章节的编撰任务分工已经确定:一汽、北汽、东风及中汽中心将各执笔一章。为完成好编撰任务,各单位都抽调了高水平的人才,组织了专门的班子,开始了各自的编撰工作。在上周召开的正文编撰工作座谈会上,编辑部对初步完成的汽车史第二章第一节草稿进行了讨论,进一步明确了汽车史正文的写作内容、语言风格、详略处理和与总论的衔接等具体细节。
    根据设想,《中国汽车工业史(1991-2010)》全书将有50万字,其中总论及附录10万字,正文40万字,初稿计划于今年11月底完成,时间相当紧张。据悉,编撰工作的最大难度在于史料收集,编辑部希望各企业能够按照大纲条目,积极提供本企业的相关史料,力争在《中国汽车工业史(1991-2010)》这本书中,较为完整地展现各企业在20年间的发展历程和风采。
    汽车史编辑部全体人员决心高质量完成编撰任务,为汽车行业和全社会贡献一部有价值、权威性的中国汽车工业的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