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谁是大赢家?上半年中国车市亮点总结

发布时间:2017-08-15

2017年上半年车市在动荡与变化中度过,中国汽车全面告别“高歌猛进”的时代,3.8% 的“微增长”重出江湖。不过我们惋惜上半年乘用车产销增速比上年同期减缓4.16个百分点和7.62个百分点的同时,却惊喜地发现商用车产销同比增长13.80%和17.3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升12.30个百分点和15.52个百分点。我们感慨韩系、法系在低谷中的博弈与转型,却欣喜看到中国品牌不断突破价格天花板,市场份额有所提升;我们在发现一些企业断崖式下跌的左右,却看到吉利、广汽等企业快速增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终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让我们抽茧剥丝,看看上半年车市,到底“谁”才是大赢家?
货车带动下,商用车产销两旺
上半年,商用车产销完成204.30万辆和210.09万辆,同比增长13.80%和17.3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升12.30个百分点和15.52个百分点。上半年,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货车增速比上年明显提升,其中半挂牵引车增速更为显著。具体来看,上半年,货车产销182.43万辆和188.06万辆,同比增长18.70%和22.63%,增幅比上年同期提升15.12个百分点和18.60个百分点,产销量继续较快增长。在货车主要品种中,重型货车产销57.14万辆和58.37万辆,同比增长68.11%和71.51%,增幅比上年同期提升53.85个百分点和56.35个百分点;其中半挂牵引车产销30.10万辆和31.99万辆,同比增长76.56%和91.9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升44.29个百分点和60.66个百分点。中型货车产销11.63万辆和11.73万辆,同比增长7.35%和8.68%,增幅比上年同期减缓8.98个百分点和7.29个百分点;轻型货车产销84.50万辆和85.26万辆,同比增长9.36%和9.66%,结束了上年下降趋势;微型货车产销29.16万辆和32.70万辆,产量同比下降7.73%,销量增长6.25%,增幅比上年同期有所减缓。不过客车降幅则有所扩大,客车产销分别完成21.87万辆和22.04万辆,同比下降15.34%和13.98%,降幅比上年同期扩大5.90个百分点和4.50个百分点。
 
 
 
 
 
 
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明显
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2万辆和19.5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9.7%和14.4%。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5万辆和1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0.4%和26.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万辆和3.5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4.4%和19.7%。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销售主力依旧是纯电动汽车。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此前曾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最高或达到80万辆,保守预计则为70万辆。现在半年过去,19.5万辆的销量水平和预测还是有很大差距。不过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却依旧很有信心,她认为,全年完成70万辆销量的保底目标,基本上问题不大。她分析指出,实际上从2015年、2016年以来,前5个月销量占全年的比重也并不高,主要还是集中在下半年。受年初补贴开始退坡,产品管理准入政策调整及地方政策调整的滞后效应,上半年市场受到了多重影响。下半年,市场将逐渐稳定。
截止到今年年底,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政策将到期,政策是否会延续受到行业高度关注。许艳华透露,中汽协有关延长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建议,已经递交给有关部委,正在审议当中,通过可能性很大。中汽协建议,将现有购置税减免期从2017年底一直延至2025年。
 
 
 
中国品牌乘用车份额提升
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493.95万辆,同比增长4.33%;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90%,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1.14个百分点。在品牌向上的引领带动下,中国品牌产品力在提升,汽车市场竞争力也有了较大提高,有些中国品牌甚至可以直接对标合资品牌,也是无疑给中国品牌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前6个月43.9%的市场份额,说明中国品牌产品实力和品牌价值都在提升。对于中国品牌汽车的表现也甚感欣慰,他指出上半年车市重大亮点之一就是中国品牌份额得到提升。不过如何做出真正的中国品牌汽车,这是需要汽车企业深思和投入实干精神的。 
与此同时,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227.52万辆、198.92万辆、135.17万辆、43.09万辆和18.84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20.22%、17.68%、12.01%、3.83%和1.67%。与上年同期相比,日系乘用车销量保持较快增长,德系和美系增速略低,韩系和法系降幅明显。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人士分析看来,中国品牌上半年占有率份额的提升,可能挤占的便是韩系和法系的空间。不过也有分析认为,可能并不仅仅是中国品牌受益,其他品牌同样能够分一杯羹,特别是日系品牌, 上半年,除了中国品牌表现出色之外,日系品牌销量在中国市场也是持续走高,集体有着不错的成绩。
 
 
吉利汽车、上汽乘用车、广汽传祺等表现突出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上半年,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依次是: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吉利、长城、华晨和奇瑞。与上年同期相比,北汽、华晨、东风和长安销量有所下降,其他六家企业均呈增长,吉利、广汽和奇瑞增速更为明显。上半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1181.11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8.45%。
具体数据方面, 1~6月,吉利累计总销量超53万辆,同比大涨89%,完成全年销量目标100万辆的53%。或许是出于对上半年成绩的肯定,抑或对下半年充满信心,在发布6月及上半年销量数据时,吉利同时宣布上调2017年销售目标至110万辆。吉利之外,广汽传祺上半年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广汽乘用车副总经理梁伟彪表示,广汽传祺上半年累计销量突破25万辆,同比去年增长超57.7%,增幅也显著高于行业均值。广汽传祺今年的目标是50万辆,上半年产销突破25万辆,意味着“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梁伟彪分析:“广汽传祺成功打造了GS8和GS4双爆款明星产品。GS4上半年销量销量超18万辆,月均超3万。SUV GS8今年3、4月连续两个月销售破万。”对下半年,他也很乐观,“从规律上看,下半年的销量通常会比上半年更好,所以我们对全年的销量也充满信心。” 奇瑞集团官方发布上半年销量数据显示,上半年累计销量达315,172辆,同比增长11.2%。上汽乘用车也为上半年赢得了不错的成绩。上半年推出荣威ERX5纯电动版、荣威e950新车型、荣威i6 1.0T 、荣威ei6、荣威RX5新车型、新款荣威360、上汽名爵ZS以及荣威i6 1.5T等新车上市,在向上突破之际,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品牌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的布局。
 
豪华车市场表现依旧稳健
在排名上德系BBA依旧牢固占据豪华车榜单头三名。奔驰以30.4万辆的业绩排名第一。奔驰近年来在中国市场表现强势,今年上半年推出国产GLC和新款E级车拉动增长。宝马以29.3万辆排名第二,增幅18.4%。奥迪上半年受经销商对抗等的影响,今年上半年销量下滑明显,名次落至探花。不过,三者之间的差距并不大。第二梯队的豪华品牌也在奋勇直追,凯迪拉克、林肯以及沃尔沃半年业绩均不错。凯迪拉克其销量的快速增长,有分析认为,主要得益于其国产化战略的落实,国产车型销量的占比近90%。对于林肯而言,着眼庞大的中国豪华汽车消费市场,林肯国产想必也是大势所趋。林肯中国总裁梅蔼明表示:“林肯在华销量稳定增长,成为中国豪华汽车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一员。在此背景下,本土化生产是顺理成章的举措。”再看一下沃尔沃,其中国市场的增幅远超全球的增幅,无疑成为沃尔沃全球市场销量增速最快的市场。下半年,随着众多新车的投放和降价幅度的加大,豪华车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汽车出口同比保持较快增长
汽车出口方面,1-6月,汽车企业出口39.6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6.2%,增速比1-5月略有下降。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27.3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36.5%;商用车出口12.3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8.1%。
从奇瑞汽车官方获悉,今年上半年,奇瑞累计出口销量5.4万辆,同比增长61.5%,单月出口销量已连续三个月破万。4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在“一带一路”建设带动下,中国车企也积极布局海外,书写中国汽车梦。奇瑞国际化战略依托“一带一路”,通过深耕人才和属地化战略,已进入俄罗斯、埃及、阿联酋、沙特阿拉伯、阿曼、巴林、约旦、叙利亚、伊拉克、阿塞拜疆、巴基斯坦、卡塔尔、科威特、老挝、黎巴嫩等国家的市场。2017年6月23日,吉利则与宝腾正式签署协议,实现对马来西亚宝腾汽车以及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的正式收购。此举被看做是吉利进军东南亚市场的重要一步。紧接着吉利又宣布对于美国飞行汽车公司Terrafugia的收购事项也正式获得美国有关部门批准。此外,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下,广汽传祺目前已在中东、东南亚、东欧、非洲、美洲等五大板块14个国家成功布局,初步构建起全球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在海外市场取得阶段性突破。目前筹建中的北美研发中心将担负起前瞻技术研发、设计创意甚至产品企划等工作,加强人才、技术储备,这是广汽传祺进入北美市场的第一步。
Copyright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京ICP备0503030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809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莲花池东路106号汇融大厦A座15层 邮编:100055 办公信箱:autoreview@caam.org.cn 电话:010-63979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