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伊军令
2016年9月29日,J.D.Power2016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IQS)在北京正式发布。据了解,IQS反映的是车主在购车后2-6个月之内,在用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自2000年进入中国以来,作为J.D. Power在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研究之一的IQS也同步引入国内。
2016年IQS是基于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期间购买新车的21706位车主的反馈,研究报告涵盖了71个品牌旗下的259款车型。该研究主要衡量了新车车主在购车后2-6个月内经历的问题,并将新车质量问题划分为两大类:设计缺陷和故障/无法操作。中国新车质量研究共在8个类别,即车身内装、车身外观、发动机/变速系统、驾车经历、配置/操控/仪表盘、座椅、音响/通讯/娱乐/导航/空调系统中包含了多个问题。最终结果,也就是新车质量综合得分以每百辆车问题数(PP100)来衡量,问题数越低表明新车质量越高。据统计,整个汽车行业的质量问题数从去年的105个PP100降低到今年的102个PP100。其中研究主要发现,小型车和微客细分市场质量水平的提升带动了整个行业新车质量的进步。小型车细分市场新车质量问题数是99个PP100,降低了12个PP100。微客细分市场降低了10个PP100,问题数为114个PP100。除此之外,其他发现,尤其是中国品牌方面的相关内容也值得关注。
中国品牌和国际品牌的差距在进一步缩小
广汽传祺表现值得一提
多少年来,2008年以前,J.D. Power的测试结果,始终是合资品牌群雄逐鹿的战场,中国品牌还只是个旁观者。现如今像传祺之类的中国品牌不仅可以做到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还能成功成为部分领域的赶超者,力压众多同类合资品牌。不得不说我们中国品牌的潜力还是巨大的,合资品牌也并不是不可跨越的神话。
发动机和变速系统是硬伤
不过我们在高昂信心的同时,也要看到,虽然相比国际汽车品牌,2016年中国品牌质量差距继续缩小,两者的问题数差距从2015年的22个PP100降低到今年的14个PP100。不过贡献者主要是由于中国品牌在装配工艺、外观等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其中喜中忧甚的是,问题差距的最大数落在了发动机/变速系统上,“发动机/变速系统”的差距为6个PP100,这个数字远高于其它环节(差距均不超过2个PP100),格外突出。众所周知,这两方面算是汽车的核心技术领域,是最重要的质量保证。打比方,如果说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那变速器就是汽车的大脑,可想而知两者的重要性。如何弥补这重要的差距,是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的大问题。蔡明先生对此也表示了忧虑,他说:“虽然中国品牌同合资品牌的差距在缩小,但是发动机和变速系统仍然是双方差距最大的一个方面,如何在这个方面加速赶上合资品牌,是中国品牌质量提升的关键。”发动机/变速系统成为中国品牌发力的重点。
而且,和国外品牌相比,中国本土汽车在高科技配置方面还很落后,比如内置蓝牙,自主安装率约为44%,国际品牌则为61%,“未来这些高科技的配置安装率逐步上升之后,中国品牌能不能在这个地方把守住质量关让用户满意,能不能随着普市的安装率让用户感觉说质量和体验越来越好,是中国品牌未来需要去重点关注的地方。” J.D.Power亚太公司相关人员透露。另外一旦也安装了高科技,这是否也会带来大量的用户投诉,会为中国车企带来更大的挑战,也是中国品牌需要考虑的一系列问题。所以,对中国品牌来说,真正的崛起之路仍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