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12-15
7月,国内市场的汽车销量为127.53万辆,同比增长2.18%,保持了6月的正增长态势,且增幅较上月的1.40%略有扩大。乘用车和商用车的数据延续了前几月的分裂局面,乘用车同比增长6.74%,商用车同比下降12.23%。由于气候原因,7月是汽车销售的传统淡季,消费者购买意愿降低,所以销售环比下降较为明显。
中汽协表示,目前的增长态势符合预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指出,在去年的1800万辆的销量基础上,目前这种稳定的低速增长态势是可以接受的,企业正好可以趁此机会进行自我调整,多练内功,加强管理。
宏观经济是车市指挥棒
2011年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是个名副其实的宏观调控年。
为了应对一路走高的CPI、房价增长过快和系统性金融风险,国家屡次出手收紧货币。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为21.5%的历史高位,7月广义货币M2增速为14.7%,比去年同期低2.9个百分点,创下近几年来M2增速的低点,而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252亿元。货币紧缩给依赖贷款的中小企业的资金链沉重一击,也给购车贷款增加了很多困难和利息成本。另外,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累计超过6%,很多出口型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利润下降明显,有的甚至濒临破产。
7月CPI同比增长6.5%,创37个月以来新高,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由此推测,“下半年紧缩的货币政策很可能会持续下去”。另外通货膨胀推高了劳动力价格,中小企业遭遇了严重的用工荒,给生产成本带来很大影响。在通胀的大背景下,不光劳动力成本,原材料等各种生产成本都在增加,另外车辆的购买和使用成本也在上升。在通胀预期下,消费者寻求资金的保值渠道,对于汽车类大宗消费并不热情。而且下半年在国债和失业率阴影下的奥巴马政府很可能会采取新一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给中国的通货膨胀预期带来很大压力。
资金紧张、成本上升和利润下降压缩了广大中小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规模,生产和商业性用车需求大幅缩水,最直接的数据反映是今年前七个月商用车销量累计下降4.68%,近三个月更是下降超过10%。董扬常务副会长表示,今年车市增长低于GDP增速已经成为定局。
轿车和跨界车依然是乘用车增长点
7月,与上年同期相比,交叉型乘用车产销依然呈快速下降趋势,其它品种保持稳定增长。轿车销售72.38万辆,同比增长10.50%; MPV销售3.74万辆,同比增长20.49%;SUV销售12.46万辆,同比增长11.85%;交叉型乘用车12.60万辆,同比下降16.24%。如果剔除交叉型乘用车的下拉因素,轿车、SUV和MPV总销量同比增长了11%。SUV的同比增幅较上月有明显提升,是唯一环比正增长的车型,跳出了以往的淡季规律。
轿车和跨界车的销售数据说明目前家用轿车的需求依然正常,车市增长的基础还在。我国的居民收入和人均GDP水平都已经达到了汽车进入家庭的时代。董扬常务副会长表示,我们的汽车保有总量跟世界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汽车增长的空间依然存在。针对环境保护和交通问题对汽车行业的抑制作用,他指出,地均和道均指标没有必要非跟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广人稀的国家相比,如果跟日本和欧洲比,我们的承受力还有很大余地。
有业界人士预测,MPV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市场宠儿。自今年5月以来,MPV同比增幅一直高于SUV,并且呈现增幅逐月扩大的趋势。
7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为36.13%,下降了4.1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79个百分点,处于近年来的历史最低点。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36.56万辆,环比下降18.14%,同比下降3.21%。一般来讲,自主品牌的弱势表现跟市场份额的季节规律有关。但从变化曲线可以看出,6月和7月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的下探速度比前四个月和往年都要快些,而这两个月正是日系车快速回复的时期,所以不难推测,日系车归来,自主品牌压力很大。
日系车强劲反弹
7月,日系乘用车销量为23.44万辆,同比增长9.75%,环比增长13.1%,市场占有率上升了4.47个百分点。日系轿车市场占有率超过自主品牌,重新成为行业第一。一汽丰田和广汽本田的环比增长分别达到44.79%和33.91%;轿车中,卡罗拉和凯美瑞两款车型重回销量前十,环比增长超过60%,卡罗拉位列轿车第一;SUV车型,本田CRV重回榜首,汉兰达再次进入前五位。由于地震的影响,5月日系车同比曾一度降到-18.82%,6月才由降转升,小幅正增长,7月日系车的强势回归说明生产线已经基本恢复。为了追回前两个月丢失的市场份额,日系车不但力求恢复供应,还顺势推出许多优惠促销活动,尤其是一些容易抢占市场的畅销车型。除此之外,日系车已经启动了声势浩大的宣传和营销计划。一汽丰田的公关负责人透露,下半年一汽丰田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丰富的营销活动。
商用车有喜有忧
7月,商用车中的客车和货车表现大为不同。客车和客车非完整车辆销量继续保持增长,其它货车车型销量大幅下降。7月,客车销售3万辆,同比增长9.41%;货车销售17.70万辆,同比下降9.96%;半挂牵引车销售1.62万辆,同比下降39.24%;客车非完整车辆销售0.72万辆,同比增长 5.02%;货车非完整车辆销售3.31万辆,同比下降22.55%。对比上月,本月商用车的主要变化有两点:一是客车类同比增幅下降,环比负增长;二是半挂牵引车同比降幅有所收缩。
董扬常务副会长表示,随着物流“国八条”的落实和政府整理公路收费,下半年商用车市场应该比上半年有所好转。他呼吁有关政府部门制定有效的实施细则,切实降低交通和运输费用。出口同比增长57.70%
7月,汽车企业出口7 . 3 3万辆,环比下降12.73%,同比增长57.70%,出口量在6月份创出新高后虽有所回落,但仍超过7万辆,表现较好。其中,乘用车出口4.48万辆,环比下降11.81%,同比增长75.80%;商用车出口2.85万辆,环比下降14.14%,同比增长35.76%。环比下降符合出口的季节变动趋势。
7月出口量排名前五的车企分别是奇瑞、江淮、长安、上汽和长城,出口量分别为17008辆、10540辆、9424辆、5437辆和5208辆,同比分别增长92.53%、395.30%、56.54%、252.59%和-11.65%。其中江淮汽车出口增速很大,排位持续上升到第二位。
7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品牌依次是:卡罗拉、凯越、宝来、科鲁兹、凯美瑞、桑塔纳、捷达、赛欧、阳光和悦动,分别销售1.88万辆、1.84万辆、1.72万辆、1.64万辆、1.59万辆、1.55万辆、1.54万辆、1.51万辆、1.49万辆和1.33万辆。卡罗拉和凯美瑞重回前十,环比增长均超过60%。
7月,销量排名前五位的S U V品牌依次为:本田CRV、途观、逍客、哈弗、和汉兰达,分别销售1.27万辆、1.15万辆、1.05万辆、0.93万辆和0.88万辆。本田CRV重回榜首,汉兰达再次进入前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