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经销商探寻发展模式变革上市融资 参股车企 产业延伸

发布时间:2011-08-03

这个夏天,庞大集团绝对是汽车业内被关注度最高的公司之一。伴随着它在上海证交所正式上市,开了国内汽车经销商企业通过IPO方式登陆A股资本市场的先河;伴随着入股萨博汽车谈判的进行,媒体沸沸扬扬褒贬不一的争论,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10年中国汽车流通企业百强排行榜”上,庞大汽贸集团以销售额538亿元蝉联冠军宝座。
    这个夏天,也是中国所有的汽车经销商倍感压力的时刻。今年以来,中国车市没有了政策扶持,一些城市出台了限购汽车的政策。2011年4月份,汽车市场结束了连续27个月的增长,开始下滑。经销商们必须探寻新的发展途径。龙头经销商通过上市融资、参股车企和各种延伸产业链条努力提升自己的行业地位。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经销商的发展模式变更时代到来了呢?
    上市融资 开拓资金渠道
    众所周知,汽车流通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经销商在购车货款、租赁场地、发放工资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现金。想要做大做强的企业,也必须有大量的资金来支撑建设新店或者兼并收购。如何解决融资问题,一直是经销商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而随着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井喷式的繁荣,产销记录的不断飙升,汽车经销商的销售利润也不断地增长,积累了雄厚的资金和较为完整的企业体系。可以说确实有很多经销商已经具备了上市的良好基础。除庞大集团以外,目前还有物产中大(600704.SH)、中升控股(00881.HK)、正通汽车(01728.HK)、联拓集团(LAS.NY)共计五家经销商集团成功登陆香港证交所、美国纽约证交所和中国上海A股市场,融资总规模达到了133.76亿元 。据悉,另几家国内规模较大的汽车经销商,如广汇汽车、广物汽贸、上海永达等也纷纷抛出了上市计划。
    “相对于传统的通过银行贷款这样的金融融资方式,经销商上市的确可以规避很多经常出现的政策性问题。”对于汽车经销商扎堆上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沈进军从容分析道:“无疑,通过上市融资较之银行贷款渠道更宽阔,资金量也更大,成本更低。同时,他还可以提高企业在汽车厂家、金融机构甚至消费者当中的知名度。也可以通过上市使得企业更加规范。”
    庞大集团董事长庞庆华曾对媒体表示,愿意与其他同行企业共同分享上市的得失经验。而庞大集团董秘王寅也认为,庞大集团经历了很大努力最终才得以在A股市场登陆,这将为行业及监管部门提供有益的经验,监管部门把汽车流通行业看透彻,日后经销商上市就有更清晰的路径和模板。
    在汽车生产厂商不断提高产能的大趋势下,经销商都欲将企业做大,上市的主观欲望会不断增强。作为融资模式变革的手段之一,上市之举,会不断的持续下去。“当然并非所有的公司都适合上市,”沈秘书长强调,“走小而精路线的经销商以及本身资金雄厚的企业不需要上市。而很多抗风险能力弱,成长性慢,运作还有很多不很规范的企业如果盲目跟风上市,反而会增加风险。”无论如何,经销商想要做大做强,想要改变发展模式,上市仅仅是第一步,仅仅是手段之一。能做大却未必能做强,探索变革之路也才刚刚开始。
    参股车企 获取总代理权
    中国一直以来的汽车经销模式,都是由汽车厂家招募选择合适的经销商,为其代理销售。在选择权定价权上,生产厂家处于相对的优势,形成“厂强商弱”的局势。而庞大此次作为汽车经销商提出入股萨博,无疑是对这种传统模式的一种创新尝试。 
     庞大集团入股萨博的谈判,可说是5、6月份最受关注的汽车行业热点。对此,很多专家、媒体都通过不同方式表达了他们的担忧。担忧之核心所在是作为一家汽车经销商,庞大如何能成功运作一家整车制造厂这一问题,也包括对萨博尚无法自主本企业的高精尖技术和生产线的隐忧。
    然而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经销商,庞大入股萨博的初衷到底是什么?如果他们真的控股萨博,想要达到怎样的最终效果。延续这一思路,或许我们可以发现,外界的担心也许恰恰是对庞大最大的误解。作为经销商,庞大最看重的应该是“卖萨博的车”而并非“造萨博的车”。
    与整车企业收购萨博不同,汽车经销商并不那么关心车是如何生产的,技术归属于谁,他们关心车能不能卖,好不好卖。如果庞大集团真的能够成功控股萨博,当仁不让的会成为萨博在中国的代理商。如果萨博的车在中国卖得好,能够给庞大带来营销利润,经销商庞大集团就已经达到他们的目的了。同样,如果车卖得好,萨博的经营危机自然也就迎刃而解。这恐怕才是庞大控股萨博后想要达到的最终效果。
    此举并非凭空想象而来。庞大集团因为拥有斯巴鲁汽车在中国北方的代理权,将一个并不十分知名的小众汽车品牌成功推介给了中国。2010年斯巴鲁在华销售了5.7万辆,同比增长62.9%,增幅比之奔驰宝马均毫不逊色。斯巴鲁在中国取得的成功,即是庞大在中国取得的成功。拥有北方代理权,130家斯巴鲁销售网点,占据近7成斯巴鲁在华销量的庞大集团在斯巴鲁品牌上同样获益匪浅。
    毫无疑问,假设庞大可以控股萨博,这种代理比之他代理斯巴鲁品牌更加牢固也更加强势。董事长庞庆华的打算是:到明年年底在国内建设100家萨博4S店,计划到明年底让萨博在中国的销量达到3万台。如果能够实现,结局显而易见——庞大盈利了,萨博得救了。
    面对股市,庞董就曾表示:“我们早就向股民承诺,要复制更多的斯巴鲁模式。入股生产企业拿到总代理权,这是庞大的一种模式创新,除了萨博,今后还会有别的品牌也会走这条路。”这一创新之路,能否走通,能走多远,可以给多少经销商带来启示与借鉴,会怎样影响整体中国汽车产业,也许我们很快就能看到答案。
    延伸产业链 培育后市场竞争力
    如果能从市场获得充足的资金,如果可以作为优质汽车的全权代理商,是否汽车经销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企业家们早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拥有足够深度和广度的产业链条,培育后市场的竞争力,方能立于销售的不败之地。
    统计数据也显示,目前的汽车销售收入依然占据汽车经销商的营业收入非常大的比例。2010年,经销商百强企业的整车销售占总营业收入的 87.24%。维修、备件及附件业务占总经营收入的7.17%。金融、保险、租赁等其他增值服务占总营业收入的1.86%。随着中国汽车爆发式增长后的降速,也随着消费者日益理性成熟,市场不会永远允许经销商以汽车销售为主盈利点。多元化发展不论是对于单一企业还是对于整个汽车流通行业都是大势所趋。庞大集团打出了“多品牌、多区域、多品种”的三多发展方针。销售额排名第二的广汇汽车也在今年注册成立了租赁公司,投入超过30亿元的资金在全国的网络内大力推广租赁业务,旨在立足将来,形成特色优势,掌握不同的资源。排名第十的北京祥龙博瑞集团去年通过整合北京市汽车修理公司、北京市旧机动车交易市场有限公司、北京祥龙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等企业,从而涵盖了从新车销售到汽车报废的全产业链条。
    2010年是中国汽车产业强劲发展的一年,同样也是汽车流通产业飞速发展的一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10年中国汽车流通企业百强排行榜”称,2010年百强上榜企业汽车主营业务收入为 6425.61亿元,销售整车 381.67万辆。其中百强前10名经销商集团实现汽车主营业务收入2813.7亿元,销售整车15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1.55 %和56.89%,均高于汽车市场32%的增长速度。很多业内专家也断言,年收入千亿的经销商指日可现。这一惊人的发展态势让人们有理由相信,汽车经销商在未来中国汽车产业中的地位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无论是上市还是入股,无论汽车经销商将产业链延伸至何处,汽车经销商的发展模式的根本所在,是消费者。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秘书长沈进军指出:“过去,作为一个服务性行业,汽车经销商主要是为汽车生产厂商服务,随着市场的成熟与发展,我们的服务对象必将转变为消费者。”不管发展模式如何变革,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精髓所在。

Copyright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京ICP备0503030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809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莲花池东路106号汇融大厦A座15层 邮编:100055 办公信箱:autoreview@caam.org.cn 电话:010-63979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