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8-03
始于去年6月的“节能汽车补贴”政策如今已经有6批名单上榜,超过300款车型入围,涵盖了近乎市面上所有1.6L及以下的乘用车畅销车型。但几乎就在第六批上榜车型公布的同时,汽车市场上开始流传3000元节能汽车补贴或将于今年6月1日取消的消息。理由之一是专项补贴资金可能用完。
根据计划,财政部将在今年拨付120亿元资金,计划补贴400万辆节能汽车。而自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共补贴了209万辆,不出2011年第一季度,补贴资金已经用掉一大半。预计120亿元专项补助资金不久将全部用完。针对此事,5月20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指出,“我们从未说过节能汽车补贴要取消,至于资金用完后是否延续,要看最后的评估结果,再进行讨论。”
当需要对这项政策进行效果评估的时候,我们最关心的不仅是评估的结果,还有以什么标准来进行评估。起始,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三部委联手推出的此项补贴政策的初衷是用于鼓励购买小型车进而节约能源,故名为“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从目前的效果来看,此项惠民补贴政策却有些偏于刺激消费的倾向。近日,国家发改委网站上的一组数据显示,自2010年6月以来,中央财政安排30.4亿元,支持推广100多万辆1.6L及以下排量节能乘用车,直接拉动消费508亿元.....。之所以车市里有上述传言,也是出于担心政策退出后,不利于销售景气,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商家为刺激消费的一个炒作。无论如何,在补贴基金即将告罄,需对补贴效果进行评估的时刻,明确本项政策是用于“鼓励节能”,还是为了“刺激消费”,对于评估结果无疑至关重要。
如果出于降低环境污染,节约能源的考虑,一些人认为当专项资金用罄之后,可能不会再有追加资金。因为若想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效果,大力支持推广新能源车才是治本之策。应尽快推出新能源汽车行业规划,集中精力鼓励加强电动车、混合型动力车的技术开发,与其对几乎全部1.6L及以下车型补贴3000元,不如给购买新能源车以更大额度的补贴。如此才能更有利于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毕竟财政有限的资金,更应该用在“刀刃上”。在北京的4S店中,正在选车的一位女士表示,好不容易摇到号可以买车,还是希望能买一款外观、性能、舒适度都满意的车,价钱其实在考虑因素的尾端。她甚至说:“如果有摇号机会,我宁可倒贴3000块钱。”但同时,她又说:“其实新能源车时尚又省油,如果普锐斯卖得真很便宜又容易买到,倒是愿意考虑。”
如果是为了刺激消费,我们可以看到就目前的状况,这区区3000元的补贴所带来的刺激效果并非十分明显。根据5月的产销数据,排量1.6L及以下乘用车销售71.63万辆,比上月下降7.73%,比上年同期增长1.36%;1.6L及以下乘用车占乘用车总量比重为68.68%。1.6L及以下乘用车市场份额已经逐有下降的趋势。进入2011年,购置税优惠、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政策先后到期,各种利好政策的收缩及部分城市限购令的出台,今年的车市普遍不被看好,前5个月的销量已出现明显下滑。对整体汽车产业而言,今年4月、5月更是出现了产销同比双降的不利信号。
加之夏季本就是车市走淡的季节,对于目前的消费市场,想让其不拖累国民经济的发展,不影响GDP的增长,无疑需要更加有力的刺激,至少不能再降低刺激力度,如此看来这一补贴政策是不会轻易退出的。
任何一种补贴政策,都势必有退出的一天。但是在怎样的时机退出,退出之前能否给市场足够的准备时间,最后能否做到“功成身退”,关键取决于对政策的效果评估结果。就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一位领导所指出:“政策的目标必须是明确的,最好是单一的。如果某项政策想面面俱到,事事都做到最好的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什么效果都达不到。”节能补贴政策何去何从,同样要面临这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