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大众公司的国家化背景与国际化进程(上)

发布时间:2011-08-08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刘峰

国家化与国际化的发展,是大众汽车公司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大众公司因为历史具有独特性,始终肩负着国家和社会责任,而国家化背景,又使大众公司在初创和成长阶段获得国家支持。由于推行企业国际化战略,大众公司最终成长为一家跨国公司,产品在四大洲生产,并实现全球销售和服务。
    国家化背景
    大众汽车公司的国家化体现在它最初的设立主体、设立目标和经历特殊历史时期后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责任。
    大众公司成立于20世纪30年代。德国纳粹党执掌政权后,推行所谓“国家社会主义”1933年,纳粹成立“ 德国劳工阵线(DAF,Deutschen Arbeitsfront)”组织, 该组织强制接管了原“德国商业联盟”的资产,到1939年资产规模达到5.39亿马克。“德国劳工阵线”掌握着几乎所有德国企业及商业团体的经济命脉,并以拥有2300万成员而逐渐发展成为第三帝国最庞大的团体。
    1937年“劳工阵线”秉承希特勒旨意,发起“力量源于快乐(KdF,Kraft durch Freude)”汽车储蓄计划。该计划旨在借全民储蓄,积聚民众资金以发展汽车生产,然后向人民大规模提供廉价汽车。
    1937年5月,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委托费迪南德·保时捷筹办德国大众汽车公司。1938年9月初,他们以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国底特律福特工厂为蓝本,在下萨克森州沃尔夫斯堡开始建设德国大众汽车工厂。工厂规模庞大,机器设备先进,“劳工阵线”组织还为工厂提供大熟练产业工人,从而开启了大众汽车研发和生产汽车的序幕。在创始阶段,公司由“德国劳工阵线”托管,并被正式命名为“德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大众公司被赋予的使命正如它的名称所指,为德国民众生产价廉物美、人人都能买得起的汽车。

尽管有接近34万人每周存入5马克踊跃参加该储蓄购车计划,但是由于汽车产业固有的资金密集属性和人民消费能力增长缓慢,加之钢铁、橡胶等原材料日益匮乏国家外汇储备减少,人们开始对政府的储蓄购车计划和大众汽车的盈利能力产生了质疑。
    “二战”爆发后,德国转向战时经济体制,储蓄购车计划随之束之高阁。大众汽车工厂将生产重点转向修造军用车辆和飞机零部件。在1940年到1945年的战争期间,大众公司收购了其他两家公司,产品品种也延伸到隧道机械、采矿设备等领域。到1945年,工厂达到年产50万辆各型车辆,包括6万辆军车的规模,销售额达到2.97亿德国马克。
    英国政府当局在“二战”结束后接管了大众公司。大众公司的存废一时扑朔迷离。是拆毁大众公司,将生产设备移到英国,还是维持和继续发展大众公司?英国人认为,大众公司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工作岗位,并成为这个城市大部分居民和家庭的经济收入来源。关闭大众公司,就相当于毁灭了整座城市,大众汽车应该成为全体德国人的利益所在。英方考虑到占领区发展的实际问题,最终决定完整保留大众工厂,并发展民用轿车系列产品。因此,工厂在英国军管当局的领导下,得以便利地取得发展必需的贷款,还能够优先通过配额指标获得紧缺的钢材等生产资料。
    大众公司当时采取这样的发展战略:首先,于1945年重新建立战时经济时期被忽视的销售和服务部门,逐步健全了技术服务和客户服务机制;其次,积极推动大众汽车的出口,因为出口既有利于改善压力重重的国家财政状况,又能为大众公司国际化发展奠定基础,以国际化视角审视汽车工业和自身企业的发展。1948年,大众公司出口洲4385辆汽车,1949年达到7127辆,占当年大众汽车总产量的15%;最后,加快研发更多型号、质量更好的轿车产品。(未完待续)

Copyright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京ICP备0503030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809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莲花池东路106号汇融大厦A座15层 邮编:100055 办公信箱:autoreview@caam.org.cn 电话:010-63979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