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合资企业低调潜行

发布时间:2011-08-08

旺盛的市场需求,正促使各大外资汽车制造商不断加大在中国的投入力度。
    豪华车暗战产能,目标明确
    5月10日,德国宝马集团宣布,将在中国投资约10亿欧元用于提高当地的汽车产能,以满足中国以及亚洲市场日渐高涨的汽车需求。尽管面对本刊的采访,宝马中国的相关人员强调,宝马仍然保持“未来30万辆的产能”,并没有扩大产能,但是对于这个“未来”究竟何时而来?却避而不谈。
    与宝马集团的低调谨慎相似—奥迪这家最早进入中国的豪华车企业也没有公开明确宣布其扩充产能的规划。仅仅在今年1月,奥迪宣布全球扩产计划时,提到今年在中国的产能将提升至30万辆,产销预计达到万~ 29万辆。但与宝马未雨绸缪大幅提升产能的情况所不同的是,奥迪已经遭遇了产能瓶颈的困扰。据悉,今年一季度奥迪在中国累计销售6.3万辆新车,同比增长24.77%,增幅大幅落后于同属第一阵营的宝马和奔驰,其中部分原因就在于产能制约。
    与此同时,作为中国高端车市场增速最快的豪华品牌—奔驰也在积极谋划改造现有生产线,以及开始新建工厂。据悉,北京奔驰发动机厂将于2013年建成投产,产能在30万~50万之间,用于生产下一代奔驰发动机。在中国市场上“狂飙突进”式发展的奔驰2011年的销量目标略显保守—仅为8万辆—而今年前4个月,奔驰汽车中国销量累计达到了5.95万辆,同比增幅高达68.2%。
    相比于德系豪华车三强,沃尔沃归属吉利后的动作可谓神速。目前,沃尔沃在中国的四大项目正紧锣密鼓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这其中包括研发中心、两大工厂(成都工厂和大庆工厂)以及零部件项目。一旦获批,沃尔沃将同时推进两家工厂建设。而最新消息显示:5月5日,位于上海市嘉定工业区的沃尔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环评已经开始第二次公示。根据沃尔沃今年2月发布的未来5年中国战略,2015年沃尔沃将达到20万辆车销量和20%中国豪华车市场份额的目标。
    中级车产能告急,步伐加快
    在中国,跨国汽车集团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产能永远赶不上销售。以本田为例,2010年本田在中国的两家合资企业生产了67.7万辆汽车,产能利用率接近120%,因此解产能之渴已成为目前本田中国的头等大事。据悉,2012年下半年东风本田第二工厂投产后,本田在中国的汽车总产能将达87万辆/年,2013年将达到89万辆/年。
    最新数据显示, 上海大众4 月零售量达到90220辆,同比增长15.3%;其中大众品牌销售
了73368辆,同比增长9.4%;斯柯达品牌销量达到了16852辆,同比增长50.4%。与此同时,朗逸、全新帕萨特等车型的热销,也催促着上海大众产能扩张的脚步。目前上海大众产能为100万(极限接近120万),预计2013年总产能可以达到170万,其中,仪征工厂为30万(2012先期15万),慈溪第六工厂规划产能30万将于2013年投产。一汽大众目前的产能为66万。2011年4月,南海工厂开建,产能30万;成都基地2011年下半年投产,初期产能为45万,项目全部完成后为60万。目前,大众集团在中国的产能接近200万,预计在2013~2015年产能将提升至300万。
    上海通用目前的规划产能是7 6万辆,其中上海浦东金桥32万辆、烟台东岳24万辆(预留可到36万辆)、沈阳北盛20万辆,通过调整生产班次、提升JPH(每小时出车量)理论上极限产能可以达到105万辆,但2010年上海通用的汽车销量就已经达到104万,根据公开数据测算,2010年上海通用的产能利用率已到设计能力的135%。
    尽管上海通用方面也坦承面临产能压力,但却拒绝明确透露未来的具体规划。据了解,上海通用2011年产销目标为115万辆。
    同样对产能规划讳莫如深的还有丰田集团。但据了解,目前一汽丰田在天津、成都及长春一共有4个工厂,其中长春丰越工厂新工厂项目于2008年10月启动,设计产能为10万辆将在明年上半年建成投入使用。在新建一汽丰田丰越新工厂的同时,一汽丰田天津工厂也在规划提升产能。一汽丰田销售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的确已面临产能瓶颈,尤其是在车市旺季明显感觉受制于产能,为此,天津工厂已于去年实现了两班制,为满足今年55万辆的目标,将继续进行产能提升工作。根据公开资料推算,到2011年底,丰田中国总体产能将至90万辆。在年产能60万辆的前提下,2009年北京现代销量超过65万辆后,2010年销量突破67万辆,产能紧张成为北京现代最大的一个瓶颈。目前,北京现代拥有4款月销过万的车型,但在现有产能吃紧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对个别滞销车型战略放弃的方式为热销车型让路。2010年11月北京现代第三工厂开工建设,预计将于2012年下半年竣工投产,一期年生产能力将达到30万辆乘用车及20万台发动机,二期最终年产能将达到40万辆乘用车和40万台发动机,加上目前北京现代第一工厂和第二工厂总共60万辆的年产能,北京现代届时年产能将达到100万辆。

Copyright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京ICP备0503030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809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莲花池东路106号汇融大厦A座15层 邮编:100055 办公信箱:autoreview@caam.org.cn 电话:010-63979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