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纵横>正文
发布时间:2018-05-17
3月12日,工信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四部委联合发布“2016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公告。
公告显示,2016年度中国境内124家乘用车企业共生产/进口乘用车2449.47万辆(含新能源乘用车,不含出口乘用车,下同),行业平均整车整备质量为1410公斤,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为6.43升/100公里,燃料消耗量正积分为1174.86万分,燃料消耗量负积分为142.99万分,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为98.95万分。
从企业分布情况来看,油耗达标企业有80家,不达标有44家。新能源汽车积分在1000分以上的企业有27家,比亚迪、北汽、吉利、众泰、江淮等国内车企是新能源积分大户。美国电动车企业特斯拉(在华注册企业名称为“拓速乐”)凭借进口上万辆电动汽车,获得了5万多高额积分。新能源汽车积分可以自由交易。
早在2017年11月2日工信部发布的《关于2016年度、2017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工信部已然提前启动了对平均燃油消耗量积分的考核。该通知指出,企业必须在2017年度积分考核时抵偿归零(正负相加),如果不达标则需要调整乘用车生产或者进口计划,否则将不能进入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
【 纵横点评 】
2016年的积分表现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油耗的严峻性,这些油耗正积分是在计入新能源汽车的倍数放大效应后的结果。中国乘用车新车油耗目标是在2020年下降至5L/100km左右,从2016年至2020年设置了目标过渡期,每年在目标上有一个上浮范围。2016年的比值为134%,相对来说容易达到。2017~2020年的比值分别为128%、120%、110%、100%,可见油耗要求越来越严格。依据研究机构的数据进行测算,估计油耗负积分将从2017年的约170万分,猛增到2020年的2600万分左右,汽车企业节能压力巨大。
新能源汽车方面,从2019年开始设置比例,2019年比例为10%,2020年比例为12%。以全年生产(或进口)2500万辆乘用车计算,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积分要求为250万分,2020年300万分。新能源汽车积分本身达标要求已经较高,再加上抵偿油耗负积分的部分,预计还有很大需求空间。
此外,从竞争格局来看,即使中国品牌因为布局较早而有先发优势,但窗口期不会预留太久。许多跨国品牌和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也将会在2018年底陆续投入中国市场。随着双积分政策在今年4月1日正式执行,中国品牌和合资品牌真正较量的时刻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