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纵横>正文
发布时间:2017-12-08
日前,欧盟委员会宣布,计划2021~2030年使欧盟新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30%。当前的排放法规将于2021年到期,实际上,欧盟2021年排放法规已经是全球最严的了,按照该法规,欧盟新车二氧化碳排放量须降至每公里95克;美国到202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须降至每公里97克;日本到2020年须降至122克,中国为117克。
此外,欧盟委员会还为2030年的排放设定了一个中期目标,即到2025年欧盟新车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2021年减少15%,以敦促汽车制造商尽快行动。此目标出炉之后,各大车企叫苦不迭,他们认为该目标过于严苛,“2021年达标都有难度,更遑论2030年的目标了”。
此外,为了达到减排的目的,欧盟还计划多管齐下,促进电动汽车的发展。据悉,欧盟委员会计划拨款8亿欧元来支持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推出,以及2亿欧元用于电池开发。
欧盟委员会还计划出台一项针对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碳信用额制度。如果车企旗下零排放和低排放汽车积累的信用额超过监管机构设定的基准,将允许汽车制造商抵消其燃油车的排放目标。
近日,欧盟气候及能源委员米格尔•阿里亚斯•卡涅特在布鲁塞尔接受采访时表示:“敦促车企加速向电动汽车转型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是一场竞赛,而我们已经处于落后状态。”他指出,欧洲市场上的电动车型远远少于中国市场,欧洲电动化需要“加速度”。
纵横点评
为什么欧盟设定如此雄心勃勃的2030年减排目标?根据《巴黎协定》,欧盟计划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1990年至少减少40%。为实现这一目标,欧洲正掀起一场关于汽车动力的技术革命,不少国家已经开始研究内燃机退出时间表了,他们计划加快转向可替代能源的步伐。
而在欧盟委员会公布最新减排目标之后,整个欧洲汽车业都叫苦不迭。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立即发布一份声明称,到2030年使得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30%,这一目标“非常具有挑战性”。
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VDA)也指出,欧盟最新设定的减排目标很难实现,如果强制实施,将让欧洲汽车制造商在全球市场处于不利地位。“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一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充满了不确定性。”该组织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情况以及充电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
对于欧盟这一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各大汽车厂商也感到“压力山大”。宝马CEO克鲁格表示,按照现在的市场状况,车企很难达到欧盟设定的减排目标。他说:“欧盟的这一提议实在太激进了,如果车企无法销售足够多的低排放或者零排放汽车,我们甚至连2021年95克/公里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都无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