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基本实现全覆盖,市场化运行机制初步建立,先进生物液体燃料创新体系初步构建,纤维素燃料乙醇5万吨级装置实现示范运行,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纵横点评】
我国计划推广的车用乙醇汽油又称为E10,即在普通的汽油里加添10%的乙醇,而乙醇则通过玉米、小麦等农产品发酵而成。官方文件指出,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可以改善国内的能源结构,并减少汽车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16年汽油消费总量为1.17亿吨,若全国全面推广乙醇汽油,则需求的乙醇量将超过1200万吨。另据资料显示,我国现有约2亿吨玉米库存,每年生产足够的乙醇汽油需要消耗约4500万吨玉米。而除了用农产品可吃的部分,废弃的部分也可以用来制作车用乙醇(即纤维素乙醇)。实践表明,这种方式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目前,在原有产能基础之上,我国大力鼓励发展以非粮作物为原料开发燃料乙醇,其中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的第二代燃料乙醇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此前,国家发改委已核准了广西的木薯燃料乙醇、内蒙的甜高粱燃料乙醇和山东的木糖渣燃料乙醇等非粮试点项目,以农林废弃物等木质纤维素原料制取乙醇燃料技术也己进入年产万吨级规模的中试阶段。
但是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车用乙醇汽油虽然有着取材容易、节能环保等大量优点,缺点也同样不容忽视。由于燃料乙醇是亲水性液体,易与水互溶,乙醇汽油的保质期只有一个月,过了保质期的乙醇汽油容易出现分层现象,在油罐油箱中容易变浑浊,因此销售乙醇汽油要比普通汽油在调配、储存、运输、销售各环节严格得多。其中,在河南省推广乙醇汽油的原则中,就有“定点生产、定向流通”的要求,所有车用乙醇汽油必须由省政府指定的车用乙醇汽油配送中心调配和批发。再者,车用乙醇汽油在动力不足等方面也存在推广劣势。
目前来看,我国距离全面淘汰传统动力汽车尚有一段时间,而在这段期间汽车仍然需要使用汽油,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确能减少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