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6日,在刚刚结束的奇瑞汽车董事会上,原奇瑞汽车副总经理兼汽车工程研究总院院长的陈安宁经奇瑞公司董事长尹同跃提名、董事会审议通过,成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全面负责奇瑞汽车的日常经营工作。作为创始人之一的尹同跃不再担任总经理一职,继续担任奇瑞汽车董事长一职。在尹同跃交权给陈安宁后,自主品牌的“老兵”基本上都退居幕后。不过乐观者认为,新的管理者也可能往往比较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对行业的变化也能更好地把握,此时有“老兵”在后面坐阵,新任管理者往往能够放开手脚,企业也许能取得不错的发展成绩。比如近年来,吉利汽车发展迅速,可以看出在老一代管理者退出管理层以后,并不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此前,尹同跃曾在相关场合流露出“放权”、“让他们放手干”等字眼,所以尹同跃辞去总经理一职有些人表示并不意外。尽管外界对此还有不同的解读,但对于陈安宁本人而言,得到今天这样的提拔或晋升,亦是奇瑞战略转型和坚定走国际化道路的“必然结果”。而这条朝着国际化迈进的道路,无疑是尹同跃和陈安宁在战略思路上形成“高度一致”后共同选择的突围之路。尹同跃表示,相信在陈安宁的带领下,奇瑞将进一步深化企业的战略转型并提升奇瑞的体系能力,实现成为国际一流汽车品牌的战略目标。
“董事会希望借助我的跨文化背景,可以加快促成公司内部的跨文化融合。”陈安宁不回避因前期大量引进国际化人才而导致的内部“文化冲突”。他坦言,一个真正的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都要迈过内部管理上“文化冲突”这一关。奇瑞要做技术和研发驱动型的企业,要真正以国际化的视野和眼光打造自身的“硬实力”。
“手机界有华为和小米,华为多年来持续专注技术研发,最终在中高端智能手机市场领跑,而小米更偏重营销却忽略在核心技术上的累积,最终因路径选择不同形成两种不同的发展格局。”要求奇瑞坚持正向研发的陈安宁,坚信奇瑞要做的正是汽车领域的华为。 陈安宁说:“奇瑞将利用一切资源加快战略转型,想尽一切办法在3-5年内与合资品牌面对面地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