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纵横>正文
发布时间:2014-01-08
“现在去德国,从机场乘坐出租车,如果不想乘有Start-stop 系统的汽车,还得提前电话预约呢”,最近一位朋友开玩笑时说。
Start-stop 技术在欧洲汽车中的普及率很高,几乎成了新车的标配。有些专家呼吁,中国应大力发展tart-stop 技术。似乎有一种声音,国家可能会出台政策,Start-stop 系统或将成为中国品牌汽车的标准配置。
当Start-stop 遇上中国汽车,国内技术成熟了吗?现阶段国家大力推广Start-stop,又会牵动谁的利益?
Golf 搭载Start-stop 后
1980 年,大众Golf 和Fiat Ritmo 部分车型上装备了Start-stop 系统,30 年过去了,为什么Start-stop 才在欧洲一些国家成为标准配置呢?
Start-stop 技术没有得到推广,是因为当时该系统对整车性能有所影响。并且,Start-stop 的最大卖点——节油,在当时看来表现不够理想。车主所节省下来的油费,并不足以抵消其较高的购买成本。但是改进后的Start-stop 技术工作起来更平顺。1994 年,博世Start-stop 在大众Golf上进行了批量试装,之后逐步把它拓展为柴油发动机,而后经过长达13 年的批量试装。到2007 年,Start-stop 系统开始在宝马mini 1 系、3 系柴油版、汽油版上同时试装。截止到2013 年2 月,博世在全球提供的Start-stop 系统已超过1000 万套。
2007 年,全球约有5.4 万辆车装备了Start-stop 系统,其中5.335 万辆来自欧洲。在欧洲,2008 年约有73.6 万辆新车装备了Start-stop 系统,占到了当年欧洲新车销量的5%。目前新车的装配度已经超过40%。据预测,到2019 年,这项技术的推广可以高达90%;在北美,日前勒克斯研究机构(Lux Research)预测,到2017 年将有800 万辆汽车的发动机配备Start-stop 系统。目前北美所有的混动车都配备了Start-stop 系统,事实上部分高端的非混动2012 版车型也配备了类似系统。博世预测,到2019 年,装配度可以达到70%;在日韩,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将实现50% ?60% 的装配率;在中国,目前装备率1%,约为20 万套,预计2013年可达到3%,近70 万套。博世预测,到2019 年将会达到30% 左右的装配度。也就是说,2019 年中国汽车年产量会达到3000 万,其中的900 万辆汽车上会装配Start-stop 系统。
欧洲买账的内幕
Start-stop 系统在欧洲大受欢迎,主要得益于欧盟有关降低CO2排放的提案。根据该提案,到2020 年,欧洲新车平均CO2 排放量要降低到95g/km。在欧洲所销售的新车,其CO2 排放量必须逐年递减,达不到该指标的汽车生产商将被处以重罚。有业内人士分析,如果没有欧盟关于降低CO2 排放的讨论,欧洲汽车生产商对于Start-stop 的兴趣将不会像现在这样增长得如此快。大众曾做过测试比较,没有装备Start-stop 系统的大众GOLF BlueMotion( 大众对于旗下具有较低CO2排放的车型均冠以BlueMotion) 的CO2 排放为119g/km。装备Start-stop 系统后,第二代BlueMotion GOLF 的CO2 排放可实现99 g/km。Start-stop 系统成为欧洲一些汽车的标准配置的另一个原因是,相比以往,它的结构更加简单,价格也降低了很多。据博世汽车起动机和发电机事业部中国区总裁孙国忠说,一部苹果手机可以买2 至3 套Start-stop 系统,一套系统一般不超过3500 元。
近来,有机构测试发现,Start-stop系统在节约燃油上表现经济。在ECE15循环测试工况条件下,即欧洲NEDC(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城市工况测试条件下,可实现节省燃油3% ?5%。对于中心城市,尤其是交通拥堵情况严重的城市,Start-stop 的节油表现尤为突出,可实现节省燃油15% ?20%。
勒克斯研究机构称,如果一辆汽车配备Start-stop 系统后,能以20 英里/ 加仑的油耗每年行驶12,000 英里,则每年可节约167 美元的燃油费。AAA 汽车公司工程和维修负责人约翰·尼尔森(John Nielsen)表示,尽管发动机Start-stop 系统并不是新技术,但是经过几年的改进,最新的系统在技术方面更有所突破。他补充说,2016 年的平均燃油经济性标准(CAFE)将更加严格,届时车企将更加关注Start-stop 系统。
此外,在11 月召开的亚琛汽车及发动机技术年会上,欧美的一些发动机专家在演讲中频繁提到了Start-stop 技术在未来汽车节能减排领域的作用。
Start-stop 瓶颈不在
广本雅阁4S 店的一位销售人员说:“Start-stop 系统对发动机和电机的寿命有一定影响。另外,它还有可能对车内的其他设备性能产生影响,比如开空调就不能用Start-stop。有此顾虑的主机厂和消费者很多。”
Start-stop 系统真的影响了汽车一些部件性能的正常使用吗?博世的孙国忠解释:“Start-stop 对发动机没有影响,要是有影响也是积极的影响。”据悉,搭载博世第三代Start-stop 系统的发动机起动次数可以达到40 万次,且已经找到高效率的发电机和大容量的电池。
对于Start-stop 系统与汽车的空调系统不能同时使用的这一技术难题。博世、法雷奥等供应商已经有了较好的解决方案。孙国忠称,在高配置汽车的Startstop系统中增加一个温度传感器。当内室温度达到设定的舒适范围时,自动开启Start-stop 系统;当温度高于或低于设定温度时,空调会优先Start-stop 系统工作。然而,有些人嫌Start-stop 系统麻烦,孙国忠说:“在冷机状态下,常规的起动时间大约为一秒左右,而博世Start-stop系统是热机起动,仅用0.4 秒。”他进一步解释,0.4 秒是什么概念?驾驶员把脚移到油门踏板的用时不止0.4 秒,所以它不会影响驾驶习惯。
Start-stop 的很多担心,是由于国内企业在这一技术上存在短板,这些电子系统集成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但在博世、法雷奥、电装等汽车电子企业那早就不是事了。
Start-stop 在中国遇阻
在中国,上汽、长安、长城、吉利、一汽、东风、海马、华晨、比亚迪以及江淮等都已经搭载了博世的Start-stop 系统。本刊记者采访吉利发动机研究院一位技术人员称,吉利计划在未来三到五年内,生产的所有新车都将装备Start-stop 系统。他介绍,电装、大陆目前主要是给日系车做配套,法雷奥主要是给欧美系车做配套,看上去博世在中国先走一步,但博世在中国的推广也不尽如人意。近日,记者走访位于北京的荣威4S店时观察发现,消费者对荣威有没有搭载Start-stop 数字系统并不关注,他们购买荣威的直接理由也不是Start-stop。记者同期还采访了多位驾驶新款荣威550 的用户,他们多数习惯一上车直接把Startstop系统关掉,不是特别在乎它的节油和减排作用。
博世的孙国忠认为,Start-stop 技术在中国推广遇阻。首先是玻璃纤维隔板(AGM)电池依赖进口,产能有限。其次是我国针对汽车产业在节能减排上的规定要求还不够严格,相关的法规在执行实施上也没有很好地落实到位。第三,中国汽车市场对Start-stop系统的认知度不高。
消费者似乎更关心驾驶乐趣,对Startstop技术的作用仍持怀疑态度。有观点认为,现阶段中国不太适合大力推广Start-stop 技术。目前国内只有两家自主品牌企业推出了量产产品,且应用状况不太理想,因为使用者觉得不够方便,还会影响其他性能的正常发挥。电车汇运营总监Guoer-Ace 坦言,诸如博世、西门子等国外企业,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着手研发价格低廉的Start-stop 系统,此类技术截止目前依旧是我国的车辆技术短板。与时下高成本的混合动力或纯电动技术相比,博世的Start-stop 系统构造非常简单,即在发动机的电机、控制器及蓄电池技术进一步做改进,价格低廉且节能效果明显。
众所周知,像北京、上海等城市市区红绿灯较多,堵车情况也很常见,汽车发动、停车频繁,发动机经常处于怠速状态,浪费很多能耗。Guoer-Ace 担心,博世的Start-stop 系统一旦规模化应用,对于在新能源汽车开发热情上一直弱于中小企业的整车“大佬”们而言,自然是无法拒绝的“嗟来之食”。如果那时中央部委一旦按节油率补贴,外资的发动机Start-stop 系统定不会落后。更何况是接近一亿的中国乘用车市场?而与之相较,辛辛苦苦被培育起来的新能源汽车自主产品,难道又要被外资企业的汹汹市场攻势而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