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纵横>正文
发布时间:2013-10-25
本刊记者 黄霞
今天,中国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
明天,中国汽车工业肩负由大变强的“中国梦”;
未来,中国汽车工业必将带动国家富强。
整车企业已经开始行动,但中国汽车工业真正弱在基础——零部件。
“得零部件者得天下”,只有掌握汽车的核心零部件技术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才能成就中国汽车强国梦。
数量多、规模小、利润少、基础薄弱、没有核心技术,缺乏创新能力,研发投入少,这是目前自主零部件企业的现状。
与此同时,世界第一的汽车市场,又不断地吸引众多国际零部件巨头的“光临”,他们利用先进的技术、优良的质量、合理的价格,植根中国、影响中国。
近年来,外资、合资零部件企业在华的快速扩张,很多自主零部件企业危在旦夕。
自主汽车零部件企业必须正视自身不足,积极借鉴和吸收在华的外资企业精华,努力提高自身的研发、创新和管理能力,培养和建立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品牌,打好汽车零部件的基础。
近期,《汽车零部件》栏目策划制作大型系列专题——60 周年之际,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思考与借鉴。
本期思考环节,《汽车纵横》杂志邀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零部件部主任陈元智,与业界同仁共同探讨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问题。陈元智总结了近几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本期他将重点分析影响我国自主汽车零部件企业研发水平提高的几大因素。
本期借鉴环节,《汽车纵横》杂志精选国际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中的博世中国公司和霍尼韦尔中国公司。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博世柴油系统中国区总裁王伟良先生以及霍尼韦尔涡轮增压技术部全球工程副总裁 Craig Balis先生。请他们介绍,在环保要求越来越高、汽车排放标准不断升级的大环境下,汽车重要部件——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最新技术进展和未来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