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纵横>正文
发布时间:2013-10-24
本刊记者 青竹
数据来源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7 月,国内新车销量为151.6 万辆,同比增长9.9%。
前7 月累计销售新车1229.86 万辆,同比增长12.0%。
7 月,乘用车新车销量为123.76 万辆,同比增长10.5%。
商用车新车销量为27.87 万辆,同比增长7.5%。
7 月是新车销量的传统淡季,新车销量比上月减少了23.77 万辆,但是月度增长速度依然保持了今年上半年水平,比去年同期增长9.9%,继续跑赢GDP。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二季度GDP 增速为7.5%。对此曾有业界专家质疑,如此GDP 增速难以支持新车销量的两位数增长,另外中汽协认为目前全国几大城市实施和酝酿限购也给新车销量带来负面影响,但是7 月新车销量增速似乎反映出新车消费增长依然稳健。
根据中汽协统计,7 月企业库存增加了7 万辆,据悉是因为7 月底、8 月上中旬汽车企业放高温假,进行设备检修,所以故意安排产量大于销量,积累库存以满足8 月的销售需求。
宏观数据:
7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13 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2%,增幅比上月下调0.1 个百分点。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比上月微升0.2个百分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1.58%, 1~7 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名义增长20.1%。
SUV 领涨乘用车
7 月,SUV 车型销售新车23.5 万辆, 同比增长45%;1~7 月累计销售156.48 万辆,同比累计增长42.1%。近年来,SUV 车型销量一直保持增势,在过去的7 个月更是以相当高的速度在增长,速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数倍。SUV 销量增速木秀于林有诸多原因,例如市场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年龄结构变化、换代消费比例上升、消费需求多样化等。SUV 市场的长远潜力更是吸引车企不断推出新车型,特别是中国品牌低价SUV 的大量入市抢份额。目前市场排名前10 的SUV 还是以合资车为主,其中排名第一的长城哈弗是中国品牌SUV 的佼佼者。
商用车增速回落
7 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8.45 万辆和27.87 万辆,比上月分别下降8.7%和20.5%,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8% 和7.5%。7 月商用车销量增速对比前三月(14.9%、12.9% 和19.5%)大幅收缩。从细分车型看,客车与客车非完整车辆销量都是负增长(-3.6% 和-18.7%),客车销量下滑背离了自去年秋季以来的持续增长趋势,今年二季度客车销量平均增速更是超过20% 左右。平安证券研报认为,销量下滑与大中型客车6 月提前购买透支消费有关,8 月有可能继续小幅下挫,9月将转负增长为正。
中国品牌 还在探底
7 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43.55 万辆,比上月下降17.3%,比上年同期增长5.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5.2%,比上月下降2.3 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6个百分点。本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沉没到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月度最低点,总体形势比较严峻,8 月市场份额有继续探底的可能性。
今年前7 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400.22 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2.3%,低于乘用车总体增长速度1.1 个百分点。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0.4%,比上年同期下降0.4 个百分点。
中国品牌在轿车领域情况更让人担忧。7 月,中国品牌轿车销售19.58 万辆,比上月下降15.7%,比上年同期增长2.7%;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3.3%,市场占有率比上月下降1.2 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 个百分点。本月中国品牌轿车市场份额为2009 年以来的月度最低水平。
中国品牌乘用车和轿车市场份额下滑与月度出口量大幅下挫有关,乘用车和轿车月度出口量分别下滑12.85% 和20.99%。
合资品牌的激烈竞争也在蚕食中国品牌的市场地盘,德系车、美系车、韩系车市场占有率一直都处于向上的总体走势,日系车也在逐渐收复失地。
7 月,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销量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21.4%、17.6%、13.6%、9% 和3%。与上月相比,只有韩系和法系下降;与上年同期比较,日系下降2.2 个百分点,降幅继续收窄,其它各系增长,其中美系和德系增长最为明显。
上半年汽车行业
主要指标回顾:
1、主营业务增长。全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778.70 亿元,同比增长15.73%。
2、利润总额、利税总额较快增长。全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利税总额增长均超过20%。
3、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增幅回落。上半年全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79%。
4、应收账款增幅上升、产品库存资金增幅下降。6 月末,规模以上汽车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24.25%,库存资金同比增长8.54%。
汽车出口 连降三月
根据中汽协的统计,7 月中国企业出口汽车7.99 万辆,同比下降11.6%。汽车月度出口连续三个月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继续呈现下降态势。
1~7 月出口汽车56.75 万辆,同比下降2.2%,降幅比前6 个月扩大了1.6 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出口34.47 万辆,同比下降0.2%;商用车出口22.28 万辆,同比下降5%。
重点出口企业月度出口量下降的分别是奇瑞、上汽、长城、东风、广汽等,同比分别下滑40.78%、28.85%、32.25%、23% 和55.93%。吉利月度出口量首次超过奇瑞,成为行业第一。
分车型看,与前两月不同的是乘用车出口也开始大幅下滑(-12.85%),尤其是乘用车中的轿车(-20.99%),唯有SUV(0.44%)和交叉型乘用车(27.61%)出口量还在增长。
从中汽协的数据可以看出,出口增速在不同地区有不同表现。上半年,出口拉美14.57 万辆,同比增长40.89%,成为排名第一的地区;出口北美地区0.68 万辆,同比增长50.03%;出口非洲12.60 万辆,同比增长9.46%;出口欧洲6.38 万辆,同比下降11.30%,出口亚洲13.18 万辆,同比下降3.47%,出口大洋洲0.64 万辆,同比下降23.72%。
目前中国汽车出口90% 去往亚非拉国家和欧洲的相对落后地区,而近段时间以来这些地区的经济形势和汽车市场需求都不甚稳定。外加关税壁垒、汇率变化、地区动荡、国际大厂的垄断和先发优势,中国汽车出口因产品水平、水土不服和缺乏规模优势而表现脆弱。
进口车 扭转
数据来源:国机汽车
7 月中国海关汽车进口量为11.02 万辆,同比增长15.6%,其中乘用车进口10.89 万辆,同比增长17.02%。月度汽车进口量结束近一年的持续下滑,出现两位数正增长。7 月进口量增长收窄了今年的累计降幅,2013 年1~7 月海关汽车进口量为63.63 万辆,同比下降7.0%,其中乘用车进口62.79 辆,同比下降6.2%。
7 月份进口CAR、SUV 和MPV 分别为3.37 万,6.99 万和0.54 万辆,份额分别为32.7%,64.2% 和4.8%,SUV 进口量份额单月延续一季度态势,份额超过60%。进口车结构继续向小排量倾斜,7 月排量3.0L 及以下进口车份额达到88.7%,比2012 年全年的84.8% 提升3.9个百分点。7 月份进口车总体市场平均优惠5.1 万元,优惠幅度为8.0%,环比上月优惠幅度略有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