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汽车纵横>正文

汽车三包政策三步走

发布时间:2013-09-04

今年1 15 日,国家质检总局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 《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该规定将于今年10 1 日起施行。其中规定,在家用汽车产品三包有效期内,符合本规定更换、退货条件的,消费者凭三包凭证、购车发票等由销售者更换、退货。

三包规定

包修期限不低于3 年或者行驶里程60000 公里

有效期限不低于2 年或者行驶里程50000 公里

随着正式实施日子的临近,汽车三包相关配套措施也陆续出炉。国家质检总局于7 月份先后发布了《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信息和争议处理技术咨询人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主要零件种类范围与三包凭证》,分别对汽车产品三包的信息及争议处理和汽车三包范围进行了明确。

《管理办法》

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将组织建设汽车产品三包信息系统。

生产商要在随车文件中向用户提供汽车三包责任争议处理的方式和渠道。

国家质检总局聘请专家为消费者提供技术咨询。

《三包范围》

零件种类范围及三包凭证包括发动机、变速箱两大总成,共计16 项。

 

 热议

三包缩水?

三包的初衷在于促进厂家提升产品的品质。此时让消费者有合理的维权途径,可以倒逼厂家提高质量。若因为三包的出台导致大面积的汽车退换,将对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没有好处。虽然退、换车更加困难,但汽车三包的真正核心并没有改变。设置这样的高门槛,实际上既符合用户利益,同时也让企业避免大量不合理的退换要求。

零件种类范围及三包凭证只包括发动机、变速箱两大总成,共计16 项,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明显缩水。之前能够构成退、换车条件的电气控制系统、润滑系统、冷冻系统以及燃油供给系统等将不再属于该范围。近年来闹得沸沸扬扬、愈演愈烈的高居消费者投诉前列的车内异味、刹车不灵、制动失效、有机物挥发等,都将不能构成退、换车的条件。

专家库和专家如何确保权威、公平、公正?

目前专家说了算只是权宜之策,受制于在当前质检部门汽车鉴定设施不完善、鉴定队伍力量不足,但专家可能的利益摇摆存在汽车厂家、消费者都不满意的可能。政府应在政策实施前尽量完善相关规定。例如,制定专家公开选择、认定的标准;制定专家参与认定的随机抽选程序等。这方面的工作,应当尽量透明、公正。而随着汽车消费群体快速增长,由政府管理部门主导的第三方质量鉴定机制才是最终解决办法。

汽车企业多年来没有三包规定,导致消费者在维权中处于明显不利局面。如今汽车三包已经起步,任何政策方案、法规在具体付之实行时, 都要经历一个在实施中逐步完善的过程。汽车产品毕竟不同于家电产品,其使用环境、消费方式要比家电产品复杂得多,因此在产品质量问题认定等方面,也比家电产品要复杂得多。由于我国汽车三包刚刚起步,从某种意义说,只有缩小种类和范围,才更加容易起步。总地来说,历经10 余载的三包规定一旦实施,对汽车行业的发展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目前欠缺的, 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过程。

 

Copyright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京ICP备0503030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809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莲花池东路106号汇融大厦A座15层 邮编:100055 办公信箱:autoreview@caam.org.cn 电话:010-63979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