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汽车纵横>正文

非中规进口车严上牌进口车市负增长

发布时间:2013-08-07

根据国机汽车提供的海关进出口数据显示,5 月份,海关汽车进口量为10.78 万辆,同比下滑7.9%。上月才刚刚转负为正的进口车增速再度急转而下。业内人士认为,进口车市场短期再度重创与非中规进口车上牌严管有关。1~5 月份,海关汽车进口量为42.26 万辆,同比下滑12.8%。

5月,乘用车进口10.65 万辆,同比下滑7.4%;CAR、SUV 和MPV 分别为3.65 万,6.54 万和0.45 万辆,市场份额分别为34.3%,61.5% 和4.2%,其中,SUV 进口量延续一季度态势,市场份额超过60%。1~5 月累计进口乘用车为42.13 万辆,同比增长-12.1%,其中SUV 同比增长9.3%,其他两个车型均为负增长,且幅度超过30%。

5 月,进口排名前三的品牌是宝马、奔驰、奥迪,其中宝马和奔驰进口量突破1 万辆,前十大品牌份额达到70.5%。5 月,进口车总体市场平均优惠4.3 万元,优惠幅度为6.8%,环比优惠幅度略有上升。此外,进口车结构继续向小排量倾斜。3.0L 以下份额达到87.5%,相比上月的89.4% 有所下降,比2012 年全年的84.8% 提升2.7 百分点。

自3 月中旬开始,全国多地车管所公布并实施“关于严格进口汽车注册登记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今后以“小批量”、“小3C”名义进口的汽车,如果外廓尺寸、转向灯、车辆识别代号、产品标牌等不符合国家标准,及存在违规改装等问题的进口车辆将不注册登记。虽然各地实施此通知的时间、严格程度等细节千差万别,但是非中规进口车上牌管理日趋严格成为一个普遍的事实。

所谓中规进口车,是指符合中国对相应车型强制性标准规定、适应中国用户使用需求和习惯的进口车,非中规进口车正好相反。目前市场销售非中规车大部分为美规车,相对价格要比中规车便宜很多,过去一直受到经销商和消费者追捧。

对于非中规进口车上牌受限问题,各地车管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很大自由度,有一刀切不给上牌的,有按照规定改装后允许上牌的,也有很多权力寻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眼的情况,总之在通知执行过程中没有全国统一的管理,不乏个别地区产生扰乱市场秩序的情况。

业内人士对此看法也是千差万别。中汽协顾问、资深行业专家杜芳慈表示,销售到中国的汽车本就应该符合中国的标准,而且还要适应中国消费者使用习惯、油品质量、路况环境等。按照规定,凡是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汽车,不论来源,都应该符合统一的标准。所以,非中规车不能上牌并不是新规,只是一直以来没有被严格执行而已。

专业机构预计,非中规车限牌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改装的成本也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不会破坏其价格优势。真正值得注意的是防止地方车辆管理部门的不规范操作,防止一刀切和权力寻租。

“非中规进口车销售十分惨淡”,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中心副总经理颜景辉表示。做为北京非中规进口车最大的交易市场,亚市非中规进口车的销量基本能够代表北京的整体状况。他认为,非中规进口车能够满足高端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能够平抑进口车价格,遏制跨国车企攫取垄断利润,是进口车市场结构的有效补充。因此,他希望“政府相关部门把非中规进口车管理纳入常规管理体系。”

但是非中规进口车即使改装后,依然会有很多不适应中国消费环境的地方,与中国的油品、道路、气候等条件不相容,从而使汽车的环保性能、故障率、安全性能打折扣。

中规进口车与美规进口车的部分差异:

1. 电脑系统、仪表盘、中控台、驾驶手册等的语言差别(中文vs 英文)。

2. 美规车前大灯侧面比中规车多一条黄色反光条。

3. 美规车的转向灯罩为橘黄色,中规车为黄色。

4. 质量差异,美国市场的准入和标准一般高于中国。

5. 安全性能,美国交通法会要求强制安装部分安全系统。

6. 针对路况差异,对底盘设置有不同的调整。

7. 针对油品差异,对发动机设置进行适当调整。

Copyright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京ICP备0503030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809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莲花池东路106号汇融大厦A座15层 邮编:100055 办公信箱:autoreview@caam.org.cn 电话:010-63979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