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纵横>正文
发布时间:2012-06-27
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丹•阿克森曾经说过,沃蓝达今年要卖出6万辆,但1~2月份却只卖出了1626辆。通用公司曾经把复兴的希望寄托在沃蓝达身上,3月初却宣布暂停其5周生产,并让1300名生产沃蓝达的装配工回家待命。
出场无限风光的沃蓝达,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便深陷迷途之中。
厚望
雪佛兰沃蓝达 (Chevrolet Volt)诞生于通用汽车风雨飘摇之际:2007年沃蓝达以概念车形象亮相北美车展。2009年6月通用汽车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刚上任的奥巴马政府投入总计高达千亿美元的公共资金用以挽救这一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2010年底,沃蓝达正式生产并投入市场。
发布伊始,通用汽车对外宣称,沃蓝达电动车是一款全能的环保车,能兼容众多为通用汽车带来竞争优势的新能源技术。称之为“全能”,通用汽车给出了足够的理由:沃蓝达配备了通用汽车最新一代动力推进系统——E-flex系统,“E”表示“电”,电力是E-Flex车型的唯一驱动方式,而“Flex”代表的是“灵活”,表示用以驱动汽车的电力可以从各种途径取得,当储蓄的电力耗尽后,E-Flex动力推进系统可以将汽油、乙醇、生物柴油、氢气等能源转化成电能,从而为车辆的行驶确保有足够的电力驱动能力。它配备了第五代燃料电池推进技术和锂电池,它采用了通用汽车的第三代轮毂电机技术,电机安装在后轮内侧,能为沃蓝达的四个车轮提供强大的扭矩,轻型材料的应用也明显提高了行驶效率。董事长丹•阿克森与最早购买沃蓝达的33名消费者会见后,在芝加哥举行了一场关于环保技术的演讲,称:“沃蓝达集中了美国最伟大的新技术,是最伟大的发明。”
不仅如此,为了提高沃蓝达在消费者的声誉,通用公司努力游说各界社会名流如好莱坞影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歌星贾斯丁•比伯、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等为其宣传技术和产品。甚至美国总统奥巴马,面对全美汽车工会(UAW)进行演讲时,也不忘为沃蓝达加油,奥巴马说,“我会身体力行,买一辆沃蓝达作为家用车。”
可以说,沃蓝达代表了破产前通用汽车在技术革新上所作的努力,也寄托了通用汽车未来复兴的希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成为本届美国政府经济卖点的象征。
但就是这样一款车,却宣布暂时停产了。
引火
销售业绩不理想导致库存过大是沃蓝达暂时停产的直接原因。通用汽车方面把销售不佳的缘起归究于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在进行测试时引发失火意外并延迟发布之故。
去年6月份,NHTSA开展对沃蓝达的侧面碰撞测试后3周后,沃蓝达测试车突然起火,并引燃了另外三辆汽车,在11月NHTSA联合美国能源部对沃蓝达进行的又一次电池碰撞测试中,再次出现电池起火,随即NHTSA正式发起对通用雪佛兰沃蓝达电动车电池起火原因的调查。而公布这一起火消息的,既不是NHTSA,也不是通用汽车,而是汽车新闻媒体,这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质疑。长达两个月的风险调查险些使沃蓝达声誉扫地。通用不得不向买家许诺,愿意向其回购车辆。
虽然NHTSA在今年1月20日结束了对沃蓝达的风险调查,并得出“沃蓝达起火风险不高于靠汽油驱动的汽车”的最终结论,却没有改变今年1月份沃蓝达却仅卖出了603辆的事实,加之今年2月份也仅售出了1023辆,这足够让丹•阿克森此前做出的全年预计销售6万辆(稍后调整为4万5000辆)的豪语更像一个笑话。至少看上去通用汽车的高层认为,沃蓝达销售业绩不振的“引火”就是这场结论并非对通用不利的调查。
但压倒骆驼的肯定不是一根稻草,沃蓝达的销售困境也绝非仅仅因为一次NHTSA的起火调查。沃蓝达被宣布暂时停产后,针对沃蓝达的种种解读与质疑不绝于耳。
质疑
对沃蓝达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性能,二是价格。
关于性能,除却电池着火隐患之外,很多质疑者也对通用在宣传沃蓝达的续航行驶里程和其电动车身份表示了关注。
2009年8月,通用汽车曾经对外宣布,在完全满电的情况下沃蓝达的续航里程可以达到创纪录的98Km,但这个数字是在电池全新的状态下得出的,与其他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的正常数据都不具备可比性。随后,在量产前夕,通用汽车给出的官方数据为60Km,恰恰与普通美国消费者一天的平均最高行驶距离相吻合,但当沃蓝达实际量产时,这个数据却又降低了约5Km。一次又一次的数据变更,固然有其技术背景,却遭到了美国媒体普遍的质疑,甚至有人将其称之为“通用谎言”,这无疑给消费者的购买蒙上了阴影。
关于沃蓝达是否属于电动车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息(这关系到它是否可以享有高达7500美金/辆的电动车政府补贴)。通用汽车极力推荐的增程功能(range extend),实际上是当电池即将耗尽时,通过一个1.4L的发动机继续带动发电以达到增程效果。从这个角度上,它与丰田的普锐斯一样都应归入到并联混合动力车(PHEV)的范畴内。而此前通用汽车对媒体和消费者一直的宣传卖点都是“零排放的电动车”。只宣传对自身有利的信息,也给消费者留下了负面印象。
当然,影响销量的致命伤还是价格。姑且不论其在中国46万人民币的“天价”,即使在美国本土,享受国家补贴之后,沃蓝达在售价上依旧毫无优势可言。目前美国市场上的沃蓝达售价为3.9万美元(补贴后为3.25万美元),顶配为4.5万美元(补贴后为3.75万美元,而同打“节能”牌的普锐斯的卖价则为2.5万美元(在部分洲也可以享有1500~2500美元不等的政府补贴),顶配为3.5万美元。售价本身的差距是1万美元左右。
再看使用成本:售价标签上沃蓝达称在56Km的电动续航结束后,依靠汽油发动机带动可以继续行驶606Km,正常情况下每年花费在购买汽油的资金为1000美金,5年内比普通的汽油车节约7600美金。而普锐斯的标签上则注明每年费在购买汽油的资金为1100美金,5年内比普通的汽油车节约7100美金。即5年之后,有可能比普锐斯节约500美金,这对一般消费者没有吸引力。更何况仔细研究之后,由于美国环保部并没有将沃蓝达归入并联混合动力车的范畴内,也就没有如同要求普锐斯一样,将汽车在普通道路和高速公路上各自的最高耗油量平均取最大值,因此这个5年中比普锐斯节约500美金数字依旧含有水分。
未来
人们对沃蓝达深陷迷途的关注的同时,并未失去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信心。几乎每个人都清楚,未来沃蓝达走出迷途的关键还是降低售价。
根据伦德伯格调查公司(Lundberg Survey)的调查结果显示,即使在当今汽油价格飙升至每加仑4美元的情况下,电动汽车相较于汽车来说仍不具备竞争力。伦德伯格调查公司还指出,油价升至每加仑12.5美元时雪佛兰沃蓝达才能与汽车相抗衡。美国汽车研究中心(CAR)荣誉理事长大卫•考乐(David Cole)指出,“电动车技术已经十分强大可靠,但目前的经济规模尚未到位。电池、电力电子与马达发电技术仍过于昂贵。”特别是就经济规模而言,电池是最大的问题。考乐估计目前汽车制造商仍需为电池组花费800~1000美元/kWh的成本。这是因为汽车制造商必须为所购买的锂离子电池再加上结构保护、电子控制与冷却系统,极大提高了电池成本。就算电池组成本能低至600美元/kWh,像沃蓝达所用的16kWh的电池成本也得花掉到9600美元。电池成本虽然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但肯定不是“朝夕之功”,盲目的“大干快上”显然不是明智之举。通用高层也许正是有了这种认识,才不得不做出了暂时停产的决定。
而对于沃蓝达目前的状况,只能说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仍旧走在一条艰辛的发展之路上,并不意味着新能源汽车没有发展前景。很多专家都表示,如今几乎全球每一家汽车制造商都在开发插电式油电混合车,而其未来的前景也仍十分光明。Lux Research公司电动汽车与能源储存分析师Hrishikesh Sathawane指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市场将会起飞,虽然不会像业界所预期地那么快。” 通用汽车全球车型线主管、电动车总工程师道格•帕克斯(Doug Parks)认为当下汽车厂商对电动汽车的研发投入巨资将为电动汽车未来取得成功提供有力的保证,他表示:“有了足够的研发资金,汽车厂商们在技术产品研发上便可大踏步的前进,而电动汽车必将成为一本万利的投资项目。”
也许沃蓝达会如同如今风靡美国的丰田普锐斯一样,拥有美好的未来。毕竟,普锐斯在2000年刚进入美国市场时,也仅售出5500辆,但到了2007年却超过了18万辆,去年其新推出的换代产品又轻松突破10万辆大关。走出迷途,沃蓝达所需要的,仍旧是业界的那句老话“耐得住寂寞,用时间证明一切。”(《汽车纵横》 记者 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