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纵横>正文
发布时间:2012-03-06
1769年,法国人居尼奥纽经过多年研究试验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用蒸汽机驱动的汽车。此后的一段日子,必须背负着沉重锅炉的蒸汽汽车曾经短暂的作为人们主要的代步工具之一,但因其笨重、耗时等缺陷,很快就败于内燃机汽车等“后起之秀”。1916年,最后一部双座“皮尔逊-考克斯”牌之后,就再也没有新的蒸汽汽车面市。
1834年,电动车早于内燃机驱动车与世人见面。它无气味、无震荡、无噪音、不用换档并且价格低廉,曾经与蒸汽汽车、内燃机汽车共同分享过世界汽车市场。但随着石油开发与内燃机技术的不断提高,1920年之后,电动车发展停滞了大半个世纪。
真正与卡尔•奔驰的汽油车共同走过百多年汽车里程的则是同为内燃型的柴油汽车。
人们同样也无法忘记柴油机的发明者——一位命运多舛的伟大发明家,鲁道夫•狄赛尔。
狄赛尔1858年出生在法国巴黎,他的父亲是德国奥古斯堡的精制皮革制造商。成年之后,狄赛尔进入了德国的慕尼黑技术大学攻读。就在他读大学期间的1 8 7 6年,德国人奥托研制成功了第一台四冲程煤气发动机,这是法国技师罗夏内燃机理论第一次得到实际运用。这一成就鼓舞了当时从事机械动力研究的许多工程师,其中既包括后来汽车的发明者卡尔•奔驰和戈特利普•戴姆勒,也包括对机器动力十分有兴趣的年轻人狄赛尔。
与致力于改造奥托发动机的奔驰和戴姆勒不同,狄赛尔的想法更为超前,他想完全舍去发动机中的点火系统,靠压缩空气发热,喷入燃料后自燃做功,这种方式完全区别于吸入燃气混合气点燃做功的方式,后人称狄赛尔的原理为“压缩式内燃机”原理。当然狄赛尔产生这样的设想也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当时并没有发明分电器和高压点火线圈,点火装置非常简陋和不稳定,狄赛尔想跳过这个技术障碍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不久,他在法国人约瑟夫•莫勒特(Joseph Mollet)发明的气动打火机上找到了灵感,并坚持不懈地探索下去。
狄赛尔没有料到,他的想法实现起来远远比发明点火系统复杂的多,他所遇到的第一个就是燃料问题。常用的汽油非常活跃,也非常容易点燃,但汽油却不能适应有很高的压缩比的压燃式发动机,一旦把汽油雾化喷入含有高温、高压空气的燃烧室,就会发生猛烈的敲缸甚至爆炸。舍去汽油是必然的,狄赛尔创造性地把目标指向了植物油。经过一系列试验,对于植物油的尝试也失败了,但他是第一个把植物油料引入内燃机的人,因而近现代提倡“绿色燃料”者都把狄赛尔尊为鼻祖。
最终燃料选择锁定在了石油裂解产物中一直未被重视的柴油上。
柴油相对于汽油来说性质非常稳定,比较难于点燃,同时柴油一旦点燃会冒出大量的黑烟,因而它又不能像煤油那样用作照明。但柴油稳定的特性却恰恰适合于压燃式内燃机,在压缩比非常高的情况下柴油也不会出现爆震,这正是狄赛尔所需要的。他先让气缸内吸入纯空气,再用活塞强力压缩,使空气缩小到15倍左右,温度上升至500~700℃,此时柴油变成雾状喷入气缸,与气缸里的高温压缩空气混合。由于气缸内已有较高的温度,柴油喷入后随即自行着火燃烧,即产生高压,推动活塞作功——经过近20年的潜心研究,狄赛尔终于在1892年试制成功第一台压燃式内燃机,也就是柴油机。
柴油机的最大特点是省油、热效率高。经过40多年的改进和发展,节油、功率大的柴油机终于被汽车界所接受。1936年,柴油机首先装在奔驰260D小汽车上,从而揭开了柴油汽车的新篇章。如今,全世界大吨位运货汽车和大客车几乎全部装用柴油发动机,轿车上使用柴油机的也越来越多。
令人遗憾的是,狄赛尔仅仅看到了他所开启的伟大时代的开端。作为优秀的工程师,狄塞尔却缺乏商业头脑。他在经济上渐渐陷入困境。1913年已处于破产边缘的狄塞尔在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渡轮上投海自杀。但“柴油机时代”却一直在延续。
随着对汽车油耗和排放的限制越来越严,柴油机对汽车生产商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与汽油车已经一起走过100多年的柴油汽车,或许会比它的伙伴走得更长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