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纵横>正文
发布时间:2012-02-02
随着中国汽车产销量成为世界第一,竞争加剧以及顾客需求的不断提升,Honda在中国的策略与事业规划也已进入了新的阶段。面对新的挑战,Honda已经加快步伐积极应变进入蓄势再发的态势。
电动车:稳步向前
2011年11月8日,Honda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及广州集团共同推进的“电动车验证试验”计划在广州市正式启动。不同于其他公司以宣传为导向的项目,Honda扎扎实实地跨出了在中国开发适合中国国情和消费者需求的电动车的第一步。本次在中国所使用的试验车和在日本以及美国所使用的试验车属于同一车型及规格,意味着Honda的电动车在针对中国市场的开发方面,已经和对日本及美国市场几乎同步。配合中国政府在推广新能源车普及方面的政策和努力,Honda将尽最大的努力在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上成为典范。
在为期约1年的第一阶段试验里,Honda将使用3台FIT EV的试验车,通过在广州市市内与郊区进行各种路况下的行驶,来收集车辆的性能受使用环境影响的信息,最终反馈到开发过程里进行改良与调整。同时,在进入第二阶段后,Honda将提供更多台的FIT EV让一般用户体验,来验证城市内充电设施对用户的行驶范围和距离所产生的影响,然后针对在普及电动车使用方面应具备的充电环境与社会设施,向行政决策者提供具体有效的建议与方案。Honda一方面了解到在中国推广电动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也认为在提供安全,可靠,和适用的电动车上,以上的稳健步伐是必要的。
混合动力车:积极引进
2012年Honda将推出Insight、Fit混合动力和CR-Z这三款混合动力车型。这三款能够把制动过程的能量自动回收充电的混合动力车,是Honda目前在节能减排方面能够提供给消费者的最佳选择。混合动力车型的优势在于优秀的燃油经济性以及低碳排放。Honda认为不依靠外部电源充电的混合动力车(H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对加快汽车节能减排的作用有着同等的重要性,在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应该两者并重地推广。除了高效的节能与环保性能之外,Honda竭力提供同时兼顾驾驶、使用乐趣甚至拥有的自豪感等因素于一体的车辆,让消费者不必为了支持环保而牺牲个人的乐趣和便利。
Honda对于混合动力车的国产化正在进行积极的研究准备。在2012年进口销售后,争取尽快实现国产化。同时,Honda也在进行开发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的努力,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引进中国市场。
顾客满意度:保持领先
一直以来,Honda在中国都是以产品与服务的“品质”作为业务的基本理念。中国汽车市场近年来的急速增长并没有动摇Honda的这个基本理念。从一家权威机构最近所发布的调查结果来看,Honda的两家合资公司分别囊括了售后服务方面的第一和第二位的排名,以及在产品质量评价上CR-V和 飞度(FIT)被评为级别内的首位,充分印证了这一点。顾客满意度一直是Honda的战略支柱,而Honda相信未来新能源车的发展需要更高水平的服务网络来支撑。随着中国市场的转型扩大和消费者期待的持续提高,Honda将继续秉承同一个基本理念并且与时俱进,就像多年以前引领4S经销商模式的开展一样,继续引领销售和服务网络发展的行业水平。
产品开发:加强本地化
在产品开发方面,Honda认为着眼和扎根于中国市场,迅速推出针对中国客户开发的车型是今后最关键的战略因素。Honda已经开展了加强在华研发功能的工作,重点是通过加强本土的研发人员来强化合资公司的研发能力。Honda的目标是由中国人开发出符合中国需求的车型。这是一项紧急同时也是一项长远的挑战。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Honda相信在中国开发的车型也必然将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车型。Honda希望培养和吸纳具有中国风格和国际视野的本土研发人员,并且正努力以2012年作为蓄势再发的分水岭。
品牌策略:实实在在
Honda在中国先后推出了Honda,Acura“讴歌”,以及广汽Honda的Everus“理念”三个品牌。尽管定位不同,三个品牌的共通点都在于提供客户实实在在的价值。从产品到售后服务,“理念”和Acura也和Honda一样秉承着同样的基本理念不断努力完善整个流程以确保顾客的满意。此外,从早期成立摩托车合资公司,到成立轿车生产出口公司,再到设立汽车合资公司的研发子公司等等,Honda在中国不仅全力以赴满足顾客的需要,同时也努力尽自己的本分推动产业的发展。在中国,Honda愿意继续成为这样一个有引领能力的,实实在在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