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汽车纵横>正文

世界汽车史上的第一 之色彩的秩序:世界上第一台交通信号灯

发布时间:2011-11-15

“红灯停,绿灯行”是儿时歌谣的记忆,也是生活中最基本的常识。无论风驰电掣的车辆,还是行色匆匆的路人,在道路口上,都必须遵从三种颜色的指挥——红色、绿色与黄色。色彩给人们带来秩序,一台看似简单的信号灯,给现代交通带来安全,也带来了效率。
    世界上第一台交通信号灯,出现在英国。作为现代工业的发源地,19世纪的英国空前繁华而忙碌,特别是在它的心脏,伦敦议会大厦广场上,每日车水马龙人流不断,交通事故经常发生。于是在1868年12月10日,一盏高7米,由德·哈特设计的红绿两色煤气灯出现在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警察手持长杆牵动皮带转换红绿两色:红灯停,绿灯行。此举果然非常奏效,交通事故因而大大减少。
    据说,英国人之所以选择这样的颜色,是因为在当时的英国,妇女着红装代表已婚,绿装代表未婚,政府将其借用到信号灯上。这一略显浪漫的说法固然带有女性的美丽,但实际上选用红绿两色有非常严谨的科学依据。人的视网膜含有杆状和三种锥状感光细胞,杆状细胞对黄色的光特别敏感,三种锥状细胞则分别对红光、绿光及蓝光最敏感。根据这样的视觉结构,对于人类而言,红绿两色便是最醒目也最易区别的颜色。同时,由于红光的穿透力最强,其他颜色的光很容易被散射,在雾天里就不容易看见,而红光最不容易被散射,即使空气能见度比较低,也容易被看见,不会发生事故,所以用红色表示禁止。
    可惜的是,伦敦议会大厦前的第一盏信号灯在面世23天后,便不得不因煤气灯源突然爆炸而停止使用,一位正在旁边执勤的警察还因此断送了性命。直到1914年,美国克里夫兰市在街道中恢复交通信号灯,随后纽约、芝加哥等城市也开始出现,这时的交通信号灯从煤气进化为电气,这与现代的交通信号灯已经没有多少差别。除了信号灯本身,美国人还完善了信号控制系统。1917年,美国盐湖城开始使用联动式信号系统,他们把六个交叉路口作为一个系统,以人工方式加以集中控制。美国还最早使用车辆感应式控制器,20世纪30年代,他们已经开始根据检测器测量的交通流量来调整绿灯时间的长短,到了50年代,美国人已经运用计算机系统调节红绿灯,并逐渐完善为今天的智能交通系统。可以说,虽然英国人最先使用了信号灯,带来红绿灯主要技术进步的却是美国人。
    而后,除了红绿以外,耀眼的黄色也成为很多信号灯中必不可少的颜色。世界上第一盏红黄绿三色、四方向的交通信号灯于1920年10月投入使用。这盏由美国警察威廉·波茨发明的信号灯,安装在底特律伍德沃德大街和福特街的交界处,其中的黄色代表慎行。亨利福特纪念馆收藏了这一文物并进行展出。
    随着技术革新,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视觉感受。研究显示,行人对有特定含义图案的交通灯的感应度远远大于没有图案的红绿灯,除此之外,此前的设计并没有考虑到色弱、色盲人士的需求。1961年,心理学家卡尔·佩格劳为东德交通部设计了一种新的行人信号灯,与现在我们使用的人形信号灯不同的是,卡尔·佩格劳的设计中,原本单调的图案,不但变成了一个站立的、一个行走的行人形象,而且两人体型肥胖,戴着帽子,动作略显夸张。这为患有色弱色盲的人士提供了方便。
    信号灯的出现,使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果。1968年,联合国《道路交通和道路标志信号协定》对各种信号灯的含义作了规定:绿灯是通行信号,面对绿灯的车辆可以直行,左转弯和右转弯,除非另一种标志禁止某一种转向。左右转弯车辆都必须让合法地正在路口内行驶的车辆和过人行横道的行人优先通行。红灯是禁行信号,面对红灯的车辆必须在交叉路口的停车线后停车。黄灯是警告信号,面对黄灯的车辆不能越过停车线,但车辆已十分接近停车线而不能安全停车时可以进入交叉路口。此后,这一规定在全世界开始通用。

Copyright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京ICP备0503030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809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莲花池东路106号汇融大厦A座15层 邮编:100055 办公信箱:autoreview@caam.org.cn 电话:010-63979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