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智能网联汽车数据格式与定义》标准发布

发布时间:2021-12-03 来源:中汽协会技术部

  近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正式发布了T/CAAMTB 34—2021《智能网联汽车数据格式与定义》团体标准,该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分会提出并组织研制,由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牵头编写,与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地平线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众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上海零数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汽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参与单位共同起草,联合行业力量共同编制而成,该标准于2021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本文件规定了智能网联汽车数据的一般要求、格式和定义,有利于指导企业的数据脱敏工作。同时,也对数据进行了分类并设定了数据安全等级,为智能网联汽车数据产业链上各企业提供参考。

  标准研制背景

  智能网联汽车的数据采集与回传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国内针对智能网联汽车采集的数据没有统一的格式要求。

  秉着团标先行,按需制定,注重实用,服务产业的原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数据分会牵头组织各会员企业共同研究智能网联汽车数据的格式与定义,并制定团体标准。

  本标准立足于智能网联汽车数据采集与应用的需求,依据智能网联汽车各类车载传感器所能够采集到的数据来统一数据的格式。本标准也应对了五部委联合发布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中提到的脱敏原则以及保护个人隐私匿名化的要求,并以此给企业提供数据处理工作的引导,保证相关数据字段不会触碰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个人隐私安全。同时制定研究该团体标准是符合《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整体规划和产业发展需求的。此标准有利于汽车产业在数据格式与定义上形成共识,并指导企业对汽车数据进行脱敏处理,促进汽车数据在企业间实现共享与交互,助力智能网联汽车数据生态的形成。

  标准内容与意义

  《智能网联汽车数据格式与定义》技术架构主要分为共分四部分,包括范围、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数据结构和定义。

  为保证标准覆盖程度,本标准可适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前装采集系统和车辆可回传数据的后装采集系统,不限采集传感器的种类与数据处理算法和方法,对直接采集到的原始数据或后续处理得到的脱敏数据进行格式和定义的规范。

  标准规定了数据的中英字段名称、定义说明、数据类型、描述及要求、单位、有效范围、数据安全等级,并依照采集数据要素的不同对主车基本信息、外部环境信息和目标物信息中包含的数据格式与定义进行了分别的编制。

  标准在制定过程中除了对数据内容进行了分类,还引入了数据安全等级这一定义,为了定义数据的敏感度,明确各数据字段在数据交互和数据出境中的安全性要求,根据不同种类数据的特征将数据的限制程度划分为禁止、限制与允许三类,基于此规则根据数据境内交互和出境活动中的风险情况将数据进行安全等级划分对数据安全隐私级别进行分级。该定义有利于稳步推进汽车行业数据的开放与共享,为智能网联汽车数据产业链上的各方提供参考与借鉴,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汽车行业内的数据流通效率,有助于企业合规安全地挖掘产业数据所蕴涵的价值。

  后续标准化工作

  对于汽车数据安全合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在与相关部门一起进行探索与尝试。后续将依托标准更有效地支撑我国汽车数据安全的监管工作。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分会已于9月完成了《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评估指南》以及《汽车传输视频及图像脱敏技术要求与方法》两项标准的立项。现阶段,以上两项标准均已完成初稿的编制。中汽协将继续聚焦数据安全领域,为行业的安全、稳定发展贡献力量。